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多点开花”结硕果,安吉“村社共建”模式给乡村装了“共富引擎”

    潮新闻 执笔 罗舒丹 实习生 杨瑷歌2025-05-29 08:11全网传播量3.5万
    00:00
    00:00
    012020年以来,安吉县供销社推进“村社共建”模式,已建成五家村级供销社,盘活集体资产720万元,助力村集体收入翻两番,增长超300万元。
    02安吉县供销社创新“供销资本+村集体资产”等合作模式,白杨供销社等采用此模式盘活闲置资产,形成叠加效应,帮助村庄与市场经济结合,提升可持续造血能力。
    03安吉县供销社搭建线上平台,创新销售模式,助力农产品销售额攀升,2022-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村民年均收入均显著提升。
    04白杨供销社依托文旅产业发展,引入文旅项目,将闲置农房变身精品民宿,预计2025年整体业态经济将突破5000万元,实现“资源变资产、乡村变景区”。
    05安吉县供销社创新养老助餐模式,建设“共享食堂”,解决老年就餐问题,同时提供就业岗位,还通过吸引青年创业人才、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一场以“村社共建”为核心的模式激扬起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2020年以来,安吉县供销社在白杨村、余村、干溪桥村的改革中先行探索——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五家村级供销社,盘活集体资产720万元,辐射超1.2万农户,助力所在村集体收入翻两番、增长超300万元,勾勒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共富新图景。
    创新村级建设模式,奏响合作经济“交响曲”

    安吉县建立的第一家村级供销社——余村供销社由安吉县天荒坪基层社与余村能人合作成立。安吉县供销社副主任杨绍兴表示:“组建村级供销社是我们县供销社的突破性实践,现尝试与村集体、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共同出资,已探索出‘供销资本+村集体资产’、‘供销资本+农村实体’、‘供销品牌+农业主体’三种合作共赢模式。”

    图为 白杨供销社超市

    针对部分农村闲置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缺乏合作开发单位等问题,由县供销社出资入股,村集体以房屋、土地资产折价入股,共同设立村级供销社,整合集体资产与供销平台,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1+1>2”的叠加效应。目前白杨供销社、干溪桥供销社、红庙供销社均采用“供销资本+村集体资产”的形式,由安吉县供销社出资,村集体经济入股,盘活闲置资产。“成立这个供销社的目的是为了带动整村的经济发展,白杨村业态比较分散,找到供销社做这件事情是为了盘活业态,帮助白杨村跟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让村庄有可持续的造血能力。”安吉县孝丰镇白杨村书记夏橡栋说道。

    锚定重点项目,点燃乡村造富“新引擎”

    品牌建设谋划电商图景。安吉县供销社同安吉南希品牌策划等达成合作,搭建“君小晚直播间”线上平台,下属余村、鲁家、红庙等村级供销社自建网络直播间3个,帮助100余家茶农、农合联种植大户销售农产品1100万元。供销社系统创新“数字供销”“农旅供销”“零售供销”模式,由白杨供销社激活“春风・白杨”品牌,建成“春风·白杨”主题客栈、“春风白杨”供销联合超市,线上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线下布局体验门店提升消费场景,实现农产品销售额持续攀升。2022-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300万元跃升至600万元,村民年均收入从4.5万元增至5.6万元。

    图为 余村供销社5G直播间

    文旅融合催生“美丽经济”。依托白杨村本土化、原生态休闲文旅产业发展定位,白杨供销社深挖生态禀赋,引入春风谷、366火星营地等文旅项目,闲置农房变身精品民宿、荒芜山地化作体验乐园,“寂静山村”变身“网红打卡地”。预计2025年,白杨村整体业态经济将突破5000万元,净利润达1500万元,实现“资源变资产、乡村变景区”的华丽蝶变,蹚出一条“以景带村、以业富民”的新路径。

    图为 白杨供销客栈

    民生服务彰显人文温度。从2022年起,余村供销社创新“五个一点”养老助餐模式,依托供销流通网络构建“共享食堂”服务体系。相关负责人表述目前已在三个乡镇建设“共享食堂4家,覆盖了7个社区、4个行政村,不仅落实了政府老年就餐补助75.2万元,还解决了就业岗位25个,2024年累计助餐13.72万人次,收购本地农副产品107.7万元。白杨供销社的幸福公寓项目,现已为全村60岁以上80%的孤寡老人免费提供餐饮住宿和健康管理服务。

    图为 余村“供销食堂”

    引育青年人才,注入乡村振兴“源动力”

    针对个人创业缺乏资金的难题,由县供销社出资与乡村创业能人胡有乾合作设立安吉县余村供销社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胡有乾的带领下,余村供销社成为了村民闯市场的新亮点。“供销社搭台、创业者唱戏,激发个体动能”,这是安吉供销社探索中蹚出来的一条路。

    筑巢引凤广聚青年创客。白杨供销社不仅面向社会招聘“职业经理人”,开展“乡村运营官”招募,根据村庄建设及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全网招募文旅服务、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村庄运营管理等乡村经营岗位;还积极参与青年入乡“百人村”建设,制定“青杨计划”,打造全方位青年创业场景。

    图为 “深蓝计划”项目

    传帮引带培育本土铁军。安吉县发挥村级供销社董事长兼任村“两委”负责人的优势,推行“导师帮带制”和“村社结对”机制,吸纳农村党员、创业人才进入经营团队,开展农业技术、电商运营、企业管理等专题培训,锻造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专业化队伍,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产教融合培育新型农人。干溪桥村位于“安吉白茶”的重要产区,成立干溪桥供销社后不仅解决了周边茶叶种植户白茶深度加工、包装、销售的难题,还培育了一批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通过组建村级供销社教培分基地,邀请高校专家、农技骨干授课,开展节水抗旱稻种植、农产品直播等实用技能培训。通过“理论教学+田间实训”,农民掌握新型耕种技术,实现亩均增产近100斤、药肥成本下降30%。

    图为 红庙供销社红薯丰收场景

    以招引文旅业态为突破口,让沉睡的资源焕发出勃勃生机;以迭代农事服务为着力点,为农户增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优化养老服务为落脚点,用心书写民生福祉的温暖篇章。在“两个先行”的征程上,安吉县正以供销社“村社共建”模式为支点,从“资源整合”到“产业升级”,从“人才集聚”到“民生提质”,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胜势,打好浙江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相关专题
    奏响三部曲 唱响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