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从高职起步到考研上岸 义乌这对“学习型CP”让彼此变成更好的自己

    潮新闻 记者 龚书弘 通讯员 叶帝伯 编辑 童晓2025-05-29 07:55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01巫佳琪和张景龙从高职到研究生一路相互激励,共同考研上岸。
    02两人2020年入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年学习就分别位列班级第一和第二,后成为情侣并共同进入学生会锻炼。
    03大三时选择专升本,每天从早到晚在图书馆学习,最终以几乎相同的成绩进入嘉兴南湖学院。
    04本科期间,面对专业跨度,他们依然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再次以班级第一和第二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学金。
    05决定考研后,两人留校学习,最终分别考取江南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证明共同成长的力量。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当同龄人在社交平台分享看过的风景、喝过的奶茶时,他们的手机相册是成千上万张错题图集和论文截屏;当校园情侣相约电影院、商场时,他们的约会地点始终是图书馆和自习室。

    他们的故事没有小说里的波澜壮阔,只是两个普通学生从高职一路相互激励着,共同考研上岸、完成蜕变的求学路。

    近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学院毕业生巫佳琪、张景龙这对“学习型CP”逆风翻盘,分别考取江南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的研究生。

    从专科到本科,从同班同学到研究生准新生,这段普通却珍贵的经历,凝结着最朴素的成长智慧。

    从排名相连到共攀高峰

    ‌2020年的秋天,青涩的少年带着憧憬走进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信息学院202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的教室。

    开学第一课,班主任告诉大家:“入学第一年不是卸下高考疲惫而放松的适应期,而是踔厉奋发、逐梦起航的新起点。高职同学一样能拥有精彩人生。”

    巫佳琪和张景龙就这样,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获得一个个优异成绩。因为心里一直记着这里是梦想萌发的新起点,他们总憋着一股冲劲。

    在结束一年的学习之后,巫佳琪的成绩位列班级第一,张景龙是班级第二。两个思想上有共识、行为上一致的人,就在第二年的夏天走到一起。

    “从此我们相互帮助、彼此打气。他帮助我复习计算机二级考试,最终我们都通过了考试。”回忆起两人携手并进的经历,巫佳琪如数家珍。

    也是在这一年,两个人都在班主任柯红红的推荐下,进入院团委学生会当干部。“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点抗拒的,会觉得学生会工作很忙,当真正接触之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经历,还有一群好朋友以及一份责任心。”采访中聊起学生会的经历,张景龙望向巫佳琪,眼里闪着光。这份责任心不断鼓舞着他们向前走,在学生会当干部为大学生活增添了色彩,受用终身。

    “情感进度条”与“学习KPI”同频共振

    转眼来到了大三,巫佳琪和张景龙不断提升自己,选择了专升本。

    他们俩几乎每天都在图书馆学习,早上8点到晚上9点,日复一日,就这样坚持到专升本考前一天。这期间,学校也为励志升学的同学们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全天候自习教室、常态化公益讲座,还有资深教师的学科答疑、专项训练……

    “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吃饭,我们在一起互相监督,没有想太多,就是低头学习。”巫佳琪告诉记者,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光,并不觉得枯燥,反而很充实,可能这就是有人同行的踏实。

    后来,他们以几乎相同的成绩如愿进入嘉兴南湖学院同专业同班级学习,继续互相监督互相努力,一起度过本科生活。

    初到本科第一年,面对从计算机到轻化工程的专业跨度,他们不仅没有急躁焦虑,反而发现计算机基础能在信息检索以及数据分析方面提供助力。就这样,这对小情侣依然把重心放在学习上,通过本科一年的学习以后,依旧以班级第一和第二的成绩并肩而立,同时都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实现了“情感进度条”与“学习KPI”同频增长。

    成为彼此的“知识合伙人”

    到了本科第二年,两个人决定开始备考研究生。专升本的两年要完成本科四年的课程,学习任务尤为繁重。一边是考研,一边是学业,平时几乎没有娱乐时间。

    暑假期间,两个人依然坚持选择留校学习,因为学校装修,所以只能在一个简陋的备用教室。等到暑假的后半期,考研教室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但好在有对方陪伴,两人会一起讨论分享学习规划。“男生与女生有些地方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都会从对方身上学习到自己没有的东西。”巫佳琪说。

    时间过得很快,从夏天到了冬天,从短袖到了棉袄,从开始的满腔热血到了后来的沉着冷静。到了考研那天,两个人反而心态平和,好像就是在一个普通的周末参加了一次测验。

    发布国家线的时候,很幸运,两个人都过线了,但是成绩有差距。虽然填报的志愿是一样的,但最终张景龙调剂去了武汉纺织大学,而巫佳琪在江南大学。

    “回望来时路,最珍贵的不是那一张张录取通知书,而是图书馆走廊的晨读声、考研教室墙上的倒计时、手机相册里成千上万张错题照片。这些具象化的成长刻度提醒我们:学习真正的价值,在于培养在不确定中前行的勇气,以及相信有人与你并肩奔跑的底气。”巫佳琪告诉记者,这一路走来就像那年暑假在昏暗教室里写下的那句话:心若向阳,黑夜亦是晴空。

    他们俩用5年的同行证明:感情最持久的吸引力,不在于荷尔蒙的碰撞,而在于认知系统的共同进化。他们的故事像一组动态密码,破译着新时代青年关于成长、教育与情感的多重命题——当“终身学习”刻进情感DNA,精彩人生大有可为。

    采访最后,记者谈及报道时是否需要化名,两人不约而同拒绝了,“即便马上要异地了,我们依然是彼此的太阳,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们一样,让彼此变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新闻
    78所高职院校齐聚义乌 现场直播卖货“打擂台”
    义乌:加快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 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职院校
    深化党建联建,打造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