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限定美味来了!老手艺裹出新花样

潮新闻 共享联盟·秀洲 吴冰鑫 钟淑婷 2025-05-29 06:49全网传播量138
00:00
00:00
01端午将至,嘉兴市秀洲区粽子产业呈现传统与创新并存态势。
02恒元斋食品粽子订单量增长20%,每天制作近10万只粽子,主要供应商超,员工收入大幅增长,企业坚守原料标准并走定制化路线,每年研发100多种新口味。
03御庄园食品日产量30万至35万只粽子,市场订单量突破50万只,新品备受市场青睐,公司已发展为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智能化升级实现高度自动化,但仍坚持手工裹粽,线上线下渠道全面开花。
04御庄园深入挖掘粽子文化内涵,提炼传统文化精髓,赋予产品更深层次文化价值,获得多项荣誉和发明专利,以现代化生产方式守护“舌尖上的文化密码”。
05嘉兴粽子企业面对市场变化,既坚守传统品质,又不断创新口味和工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端午将至,粽香满城。在嘉兴市秀洲区,一场传统与创新的味觉博弈正在上演——花椒牛肉粽、剁椒梅干菜粽等新锐口味粽与传统豆沙粽、蜜枣粽展开“攻守对垒”。这些创新不仅俘获了部分年轻消费者的味蕾,更为端午餐桌增添了别样风味。

近日,记者深入秀洲粽子工厂与加工门店,近距离探寻那些“假期限定”的美味。

秀洲区油车港镇的晨光里,嘉兴恒元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已经“火力全开”。粽子制作区的长桌上,粽叶清香与糯米的醇厚交织弥漫,员工胡阿姨的手指灵巧翻飞,两片粽叶在她手中迅速叠成漏斗状,三勺糯米、一颗流油蛋黄和一块肥瘦相间的酱香五花肉精准落入,棉绳绕两圈打结——18秒,一只标准的蛋黄肉粽便滑入托盘。这样的场景从清晨七点持续到晚上八九点,上百个工人组成的流水线,每天可以完成近10万只粽子的制作。

“今年端午期间,订单比去年增长了20%左右!”恒元斋负责人方正伟望着车间内堆积如山的商超订单成品粽说道。这家主要为华润、物美等商超代工的企业,正处在年度最忙碌时段,工人们加班加点赶订单,收入也大幅增长。为了应对端午订单高峰,恒元斋提前做好设备维护、物料供应等准备工作,并在馅料加工、灭菌等关键工序持续优化工艺,确保粽子口感。

车间里的工人们带着各地口音,方正伟说,他们中有八成是来自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熟练工,包粽时间少的也有两三年,多的则已经在油车港度过了五六个端午。“包一只赚两毛多,手脚快的一天能揣五六百块回家。”胡阿姨笑着展示磨出薄茧的指节,从正月开工到端午,她和同乡们半年就能攒下五六万元的收入。

恒元斋订单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对原料的严格把控。武夷山盛夏采摘的箬叶、优质糯米和猪肉,都是恒元斋坚守的原料标准。面对市场变化,企业更是走定制化路线,每年研发100多种新口味,为消费者带去源源不断的惊喜。

方正伟说,去年企业研发了150多种新口味,藤椒牛肉粽、剁椒梅干菜粽等新锐口味粽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另外,创新推出的铁皮石斛黄芪牛肉粽等药膳粽子更是创下销量新高。这也激励企业持续融合创新,今年恒元斋又瞄准年轻消费者,开发了马蹄啵啵粽、橙香风味粽、鲍鱼烧鸟粽等新口味,光听名字就让人忍不住想尝尝鲜。

“当然,在玩新花样的同时,老底子的味道可不能丢。”方正伟强调,企业始终在传统口味的品质上狠下功夫,“对嘉兴人来说,鲜肉粽、蛋黄肉粽就像端午的标配,咬上一口就能尝到小时候的味道。”这份对传统的坚守,也让恒元斋的老味道在竞争激烈的嘉兴粽子行业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时针指向晚上九点,当天的最后一批粽子已经完成包裹,准备进入真空包装区。“胡阿姨们”摘下沾着糯米香的围裙,带着对当天收入的惊喜,回家休息,准备迎接次日的忙碌,把嘉兴的端午味道传递到千家万户。

走进位于秀洲区洪合镇的浙江御庄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忙碌:500多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娴熟地包着粽子,叠斗、装米、填馅、称重、缠线……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短短十多秒,一只圆润饱满、造型美观的成品粽便完美呈现。

“眼下正值粽子产销旺季,我们的日产量稳定在30万至35万只,而市场订单量已突破50万只。”董事长陈克华介绍道。今年,公司推出的多款新品备受市场青睐,尤其是手撕鸡椒麻粽、藤椒牛肉粽和黄米蜜枣粽,销量表现亮眼。

作为一家传承百年的老字号企业,御庄园如今已发展成为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公司拥有逾2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年产值超2亿元,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在智能化升级方面,公司引入了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流水线——包好的粽子经传送带,由机器自动包装、封口,再通过传送带,送往杀菌锅进行真空灭菌。

目前,粽子的生产流程已实现高度自动化。从粽叶、米、馅料的预处理,到烧煮、冷却、包装、灭菌等环节,均已采用机械化操作。然而,“裹粽”这一核心环节,却依然依赖于手工。“粽子本身是非标形态,传统手工裹粽不仅是工艺需求,更是文化和情感的传承。”陈克华解释道。

从当年一个街头小小粽子铺起步,到现在发展为拥有规范化生产流程和科学化管理模式的现代化食品企业,御庄园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公司积极布局电商,全网开设50家线上门店,并借助头部主播的流量优势带动销量。今年一季度,仅电商营收就突破千万元,同比增长超30%。线下渠道同样全面开花,产品进驻Olé精品超市、盒马、开市客等知名商超,近期更通过了嘉兴山姆超市验厂,将为其提供定制化产品。

面对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御庄园在工艺创新与文化传承上双管齐下。一方面,公司持续优化生产工艺、迭代产品;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粽子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嘉兴端午祭祀伍子胥的习俗,到西施传说、钱塘江治水等历史故事,提炼出忠、孝、廉、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精髓,赋予产品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御庄园还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和“浙江老字号”称号,其自主研发的“真空粽子免蒸煮技术”更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御庄园正以现代化生产方式,守护着传承千年的“舌尖上的文化密码”。

相关新闻
嘉兴高新区“生态课堂”开讲 以标准升级护航绿色发展
“电子河长”来巡河,秀洲智慧治水再升级
公布!秀洲新添两家“先进级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