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太会了,当“西湖十景”用民乐和越歌演绎,沉浸式新“声景”诞生

潮新闻 记者 金檬 通讯员 袁本罡2025-05-28 23:01全网传播量12.1万
00:00
00:00
015月28日,“西湖拾景”沉浸式音乐雅集在西湖举办,通过古典诗词与音乐的结合,让西湖文化焕发新生。
02活动中,观众泛舟湖上,在真实场景中“遇见”历史人物,如苏轼、白居易等,体验西湖文化的深厚底蕴。
03《西湖拾景》民乐版与越歌版进行了全球首演,用音乐诠释了西湖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04活动通过移动式场景、沉浸式体验,将静态的西湖转化为动态的文化场域,让观众感受西湖文化的创新活力。
05体验者称赞活动独特,认为杭州和西湖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做得非常出色。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乘一艘摇橹船,用古人的方式,赴一场千年的“湖山之约”。

5月28日,一场沉浸式音乐雅集——“西湖拾景”在西湖的潋滟山水间诗意呈现。

当苏轼的诗句在苏堤春晓的烟柳中响起,当白居易的吟哦伴着琵琶声萦绕亭台,西湖的千年文脉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记者 金檬 摄

这场活动始于郭庄两宜轩的品茗听笛,“阮元”作为主持人穿针引线,宾客在古典园林中初识风雅;随即泛舟湖上,成为“行舟入画”的参与者。

舟行碧波间,观众惊喜邂逅“活化”的历史人物。

苏堤畔,“苏轼”临风吟诵“水光潋滟晴方好”。在真实场景中“遇见”历史的创新形式,让西湖的诗词歌赋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可触的当下体验。

湖光深处,多门类艺术共生共荣。

有古琴、琵琶、笛,有戏剧,有吟诵诗歌,也有绘画、茶艺以及来自宋韵“货郎担”的互动点缀。

耳听丝竹管弦,眼观诗画情境,口品清茗幽香,人们在湖山间全身心感受西湖文化基因的丰厚底蕴与当代艺术表达的创新活力。

如果“西湖十景”用音乐来表达,会是什么样?

雅集现场,《西湖拾景》民乐版与越歌版进行了全球首演,为西湖增添了标志性的当代“声景”。

民乐版《西湖拾景》由吴涤先生作曲、张梓谦先生编曲,深植江南丝竹传统,又焕发时代新声。古筝、琴、笛、箫、琵琶、二胡各展所长,或流丽如粉彩,或幽远似水墨,生动“绘”就雷峰夕照、平湖秋月等西湖胜景的音画长卷,是对西湖自然与人文景观一次成功的音乐化美学诠释。

记者 金檬 摄

越歌版《西湖拾景》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何青青主唱,由周国清先生作词、陈国良先生作曲。

“柳浪青青闻莺啼,苏堤长长春晓明……” 百年越调正音在何青青的演唱中焕发新韵,词句凝练如诗,曲调深情隽永,传递了西湖的婉约情致与千年文脉的悠长回响。

通过移动式场景、沉浸式体验、跨界化融合,“西湖拾景”沉浸式音乐雅集将静态的遗产地转化为动态的文化场域,让苏轼、白居易、林逋、苏小小等文化符号从历史深处“走”出,在当代语境中与观众对话。

“杭州太会了,西湖太会了。”有体验者告诉记者。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8)
天道酬勤 · 2025-05-29 03:15 · 浙江宁波回复
有味道!👍
潮客_NB老马 · 2025-05-29 03:08 · 浙江宁波回复
一场沉浸式音乐雅集——“西湖拾景”在西湖的潋滟山水间诗意呈现。
潮客_eumvmm · 2025-05-29 02:23 · 浙江杭州回复
乘一艘摇橹船,用古人的方式,赴一场千年的“湖山之约”。
潮客Jzh · 2025-05-29 01:31 · 浙江丽水回复
沉浸式音乐雅集
潮客_qrv6h2 · 2025-05-29 01:11 · 上海回复
西湖的美不止在眼睛里,更在耳朵里。丝竹管弦配上湖光山色,简直是一场视听盛宴!
潮客_wbbdt3 · 2025-05-29 01:00 · 浙江台州回复
旅游发展
拥野 · 2025-05-29 00:47 · 浙江湖州回复
乘船听笛,品茗赏景,这才是真正的诗意生活吧
盘古巨龙 · 2025-05-29 00:38 · 甘肃兰州回复
民乐版《西湖拾景》听得我心都静下来了,太享受
南山有咖啡 · 2025-05-29 00:36 · 浙江杭州回复
吴涤老师的民乐版《西湖拾景》真的绝了,每个音符都像一幅画,雷峰夕照和平湖秋月仿佛就在眼前!
寒江雪 · 2025-05-29 00:35 · 浙江宁波回复1
以民乐和越剧演绎《西湖十景》,着实是妙笔之举!将西湖自然与人文景观音乐化,仿佛为西湖文化插上了翅膀,传统艺术形式碰撞,让古老的西湖文化在旋律中焕发新生,既展现了西湖独特魅力,又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新思路。
鼠小宝Mousey · 2025-05-29 00:27 · 浙江杭州回复
吴涤先生的曲子真绝,把西湖画成了音乐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