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5 月 27 日,国际智能产业创新论坛在杭州举行,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为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 本文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近年来,杭州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双引擎”驱动,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生态,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顶尖科研资源,杭州在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为智能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在此背景下,国际智能产业园应运而生。活动当天,国际智能产业园举行了开园仪式。
活动现场
据了解,该园区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精准布局,致力于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国际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产业集聚平台。
“我们将着力构建创新链、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服务链协同发展的五维生态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创新思维、探索意识、冒险勇气和奉献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与团队。通过全生态服务,助力他们将创意想法转化为技术成果,推动创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让先进成果转变为优质产品,并最终实现市场化和价值化。” 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院长徐赤介绍道。
活动现场
他还提到,国际智能产业园聚焦工业智能、具身智能、科学智能三大方向,目标是打造具备高品质、高能级、国际化、数字化四大特色的一流园区,建设成为杭州、浙江乃至全国的智能产业集聚中心、国际资源交流中心、高端智力汇聚中心、创新概念策源中心以及创业孵化生态中心。
活动现场
活动当天,一系列重磅聘任和签约仪式同步进行。首批6位国内外著名专家被聘为国际智能产业园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人组织联盟(IARA),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杭州绿城理想生活产城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国际智能产业园三方共建协议,中国计量大学与国际智能产业园签署了“学生实习基地”共建协议,西湖机器人、美齐科技、奥远峄创等首批6家企业入驻协议签约,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与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签署共同推进智能产业发展框架合作协议,专家的聘任和一系列协议的签署为园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论坛现场,来自国内外智能产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的全球趋势、智能产业生态等作分享。
活动现场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金小刚以 “人工智能浪潮与创新思维” 为题,深入剖析了创新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内在关系;国际机器人组织联盟(IARA)创新委员会主席 Yosi Lahad 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全球趋势与国际合作”展开探讨;亿欧智库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高级专家王宇分享了“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见解;大连奥远集团董事长胡剑锋则结合自身经验,畅谈“诗与远方 ——AI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之我见”。专家们报告带来了观点的碰撞、思维的启迪、使大家对人工智能时代具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和更深度的思考。
活动现场
当日下午,智能产业相关项目路演活动火热开展。工业防爆巡检机器人、数字口腔技术研发、三吨级中型物流无人机等 8 个特色鲜明的项目依次展示,来自国内外的7名专家以及浙江经投、杭实产投控股、杭州科创集团、浙商创投等10余家投资机构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对话互动,有多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据悉,本次国际智能产业创新论坛由国际机器人组织联盟(IARA)、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杭州绿城理想生活产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佩峰(杭州)企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伊尔莱(杭州)机器人有限公司、杭州绿湾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协办。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