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颜值实力并存!西塘“数字解码古镇文化”项目获省级荣誉

    潮新闻·共享联盟·嘉善 高宇伶 编辑 沈超2025-05-26 22:05全网传播量574
    00:00
    00:00
    01西塘古镇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活动案例,以“数字解码古镇文化”项目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典范。
    02通过VR、光影、无人机等技术,西塘古镇打造“云上社科”课堂,线上4000多名观众可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无人机表演吸引超15万人次参与。
    03西塘古镇“汉服文化周”成为国际文化交流新IP,2024年成功入选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宣传片在海外社交媒体点击量突破4000万次。
    04西塘镇推出“行走的课堂”,串联文化根脉与现代实践,活化非遗文化品牌,打造沉浸式“社科文化长廊”,全年开展社科实践活动120余场。
    05未来,西塘古镇将继续探索“文化+科技+旅游”深度融合,助力长三角文旅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西塘古镇凭借“数字解码古镇文化”项目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社科普及创新活动案例,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典范。这座千年古镇正以创新的姿态,探索出一条“文化+科技+旅游”的社科普及新路径,让历史文脉在数字时代焕发全新活力。

    科技赋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走进升级后的顾锡东戏剧艺术馆,游客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到戏剧舞台中央,近距离感受越剧艺术的魅力;水上戏台结合声光电技术,传统戏曲表演变得更加震撼。西塘古镇利用VR、光影、无人机等数字技术,打造“云上社科”课堂,让4000多名观众在线上也能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

    更令人惊叹的是,西塘古镇还运用动态光影算法编排无人机表演,数百架无人机在夜空中勾勒出江南水乡的诗意画卷,与地面上的越剧表演交相辉映。这一创新形式吸引了超过15万人次参与,成功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跨次元”对话。

    汉服文化周“出圈”,打造国际文化交流新IP


    作为西塘的“金字招牌”,去年,“汉服文化周”再次升级,不仅汇聚长三角地区的汉服爱好者,更吸引了来自祥符荡创新中心的外国科研团队。这些科学家们穿上汉服,漫步青石板路,亲身感受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2024年12月,西塘古镇凭借“汉服文化国际体验区”成功入选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2024年10月,西塘镇携手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赴法国进行旅游推介,汉服走秀、越剧表演与古镇风光相结合,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宣传片《一曲江南到西塘》在海外社交媒体爆火,点击量突破4000万次,让全球网友领略到“古镇+戏曲”的独特魅力。

    非遗体验“可触摸”,让游客带走“文化记忆”


    今年以来,西塘镇紧扣创新构建社科文旅融合矩阵,以“行走的课堂”串联文化根脉与现代实践。通过接待萨尔瓦多公共管理研修班深度探访红菱村水乡治理样本、数慧云巷智慧文旅场景及祥符荡科创生态圈,搭建国际社科交流新桥梁;活化护国随粮王信俗文化品牌,以古镇社科基地为起点,联动邮电路步行街非遗市集、水陆社戏舞台等节点,打造沉浸式“社科文化长廊”。

    西塘还重磅推出西塘赏花季·汉门十二花神社科体验季,创新“汉服+节气+非遗”体验模式,结合纽扣博物馆盘扣制作解码东方服饰密码,酒文化馆闻香识酒传承千年酿造智慧,蒋国强拓画工坊墨韵传拓对话历史文脉三大非遗技艺深度体验,由非遗传承人亲授技艺,实现“学艺+创作+带走”的立体化社科普及。全年开展社科实践活动120余场,以“可触摸的文化记忆”推动千年文脉焕发时代生机。


    从无人机越剧秀到国际汉服体验,从非遗手作到智慧文旅,西塘古镇正以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潮”起来、“活”起来。未来,这座千年古镇将继续探索“文化+科技+旅游”的深度融合,助力长三角文旅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