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太感谢了。”5月25日,谈起自己获得“西湖友谊奖”,阿马尔高兴地说。
5月22日,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公布2024年度浙江省外国专家“西湖友谊奖”获奖名单,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的外籍医生阿马尔·阿尔巴达尼(AMMAR AL-BAADANI)名列其中。
“西湖友谊奖”设立于1997年,是浙江省政府授予在浙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奖项,旨在表彰在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
阿马尔来自也门,47岁,医学博士,是位于义乌的浙大四院全科医学科医生。他精通阿拉伯语、英语与中文,成为连接义乌外籍人士与本地医疗体系的桥梁。
阿马尔表示,受到中国援也门医疗队的影响,他从小埋下了一颗到“东方大国”学医的梦想的种子。
在也门,中国医生是“无私奉献”与“医术精湛”的代名词。这颗敬仰的种子,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
高中毕业以后,成绩优异的阿马尔,如愿被公派到中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和浙江大学,2017年取得浙江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在学医期间,他不仅刻苦钻研医学知识,还掌握了流利的中文,甚至学会了讲相声。他曾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获得央视“汉语桥”比赛总冠军,被大家称作“中国通”。 在杭州读博期间,阿马尔多次到访义乌,被这座富有活力、包容开放的城市吸引。
博士毕业后,他婉拒了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医院的工作邀约,选择成为了义乌的一名外籍医生。 在义乌工作的前4年,他在一家私立医院任职,凭借专业和热情在外籍群体中树立了良好口碑。
2021年,经过长期调研和考核,阿马尔正式入职于浙大四院。
“这边好多外国人把我当成他们的家庭医生,因为我了解外籍患者的文化、语言、习俗、表达的方式、作息时间以及饮食的习惯。”他说。
浙大四院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2024年接诊外国患者达近2万人次。
阿马尔表示,医院的学科团队、环境和服务都一流,他随时可以向各位学科的专家交流讨论病情,这也让他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候更有信心。“我现在每周4天在国际门诊坐诊,主要服务外籍患者。”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