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跟着文化特派员看“大系”!桐乡村里办起了蚕桑“绘画大系”展

    潮新闻 共享联盟·桐乡 艾婧一 姚莉 朱文奇2025-05-24 00:10全网传播量2.4万
    00:00
    00:00
    015月23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乡村巡展·蚕桑文化特展在河山镇东浜头村举办,桐乡市委常委莫忠海出席。活动通过古今画作展示蚕桑文化,吸引30余名师生参与。
    02特展以“桑织绘韵”为主题,展出35幅古代蚕桑丝织题材画作及15幅现代画作,融合桐乡本土蚕桑文化。学生崔诗琪的创作也被收录其中。
    03桐乡有4400余年栽桑养蚕历史,蚕桑文化是其代表性符号。策展人顾兴国查阅200多本图书,收集40多幅相关画作,筹备半年完成展览。
    04活动现场,学生们体验VR技术,“触摸”画中纹理,直观感受绘画魅力。顾兴国表示,希望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引入乡村,推动繁荣发展。
    05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底,吸引海南、杭州等地研学队伍前来参观,成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5月23日,在风景如画的河山镇东浜头村画圣浜・理想村,跟着文化特派员看“大系”——“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乡村巡展·蚕桑文化特展研学活动举办。桐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忠海出席。

    活动现场,省级文化特派员、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顾兴国化身“文化导游”,带着河山镇中心学校的30余名师生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艺术研学之旅。

    他指着一幅《辟纑图》绘声绘色地讲解:“辟纑是古代妇女纺织的一个环节,画里的这位母亲一边纺织劳作,一边教导孩子读书,反映的就是我国古代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

    同学们听得入了迷,眼睛紧盯着画作,仿佛回到古老的朝代,亲眼目睹种桑、采桑、养蚕、缫丝等蚕桑生产的繁忙场景。他们还欣赏了蚕桑服饰、织女与丝纶专题画作,了解画作背后的文化内涵与信仰民俗。

    蚕桑文化特展是本次研学活动的“重头戏”。展览以“桑织绘韵”为主题,不仅精心选取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35幅古代蚕桑丝织题材画作,还特别加入了桐乡美术家协会画家与河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创作的15幅现代画作,把轧蚕花民俗会等桐乡本土特色的蚕桑文化,“搬”到了画布上。

    “桐乡素有‘蚕桑之乡’的美誉,在这次研学中,我看到了许多与蚕桑有关的画作,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河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崔诗琪说,“很开心我以李商隐的《无题》为灵感创作的画作能被收录进画展,希望致敬那些如蚕一样奉献的人们。”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12405件(套)绘画藏品。蚕桑,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核心象征之一,一直是历代绘画里的“宠儿”。桐乡,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已有440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蚕桑文化。

    “蚕桑是桐乡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当时接到任务,要推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的传承与创新,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桐乡的蚕桑文化融入进去,丰富乡村文化资源。”顾兴国介绍。

    去年年底,他带着团队一头扎进浙江大学图书馆,花了两周时间,查阅了200多本图书,收集了40多幅与蚕桑相关的绘画作品。之后,又经过半年的精心筹备,这才把这优质的“文化大餐”端到了大家面前。

    随后,顾兴国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节结合桐乡蚕桑习俗、桐乡蚕歌、农业景观等的“文化小课堂”,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家乡蕴藏的丰富蚕桑文化资源。桐乡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李荣华也带来精彩解读,帮助学生们理解古代绘画中隐藏的蚕桑丝织文化。

    活动现场,学生们还体验了一把来自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的“黑科技”,戴上VR眼镜,“触摸”画中的纹理,直观又立体地感受“大系”出版物中绘画的魅力。

    特色文化资源,正成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此前,河山镇已迎接了来自海南、杭州等地的研学队伍。“随着蚕桑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与丰富,河山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学队伍纷至沓来,希望能够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引入乡村,推动乡村的繁荣发展。”顾兴国说。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底,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桐乡市河山镇东浜头村画圣浜·理想村参观打卡。

    相关新闻
    深圳文博会浙江展区 XR前沿产品吸引参观者
    宁波外贸优品对接会 助力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它经济”火爆 义乌宠物展聚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