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千年古镇见文明更见活力!嘉善西塘获评全国文明镇

    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通讯员 陶丽美 张子超2025-05-23 05:19全网传播量1880
    00:00
    00:00
    01西塘镇获评全国文明镇,传承千年文脉与现代发展并重。五一期间接待游客50.1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
    02西塘启动全国文明镇创建后,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古镇文化与现代发展力兼具。推出“八大提升行动”,改善镇域环境,绿化面积达34万平方米。
    03西塘作为长三角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与浙大等签订战略协议,科产联动创新。通信电子、高端智造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04西塘深度融入长三角,5G智慧健康屋服务群众,零工市场助家门口就业。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项目助力农户增收,展现生活富裕、精神文明图景。
    05西塘发扬善文化基因,提升文明素质。设立诚信文化建设日,打造诚信经营示范街区,通过移风易俗等措施实现宣教、承诺、监督、奖励闭环治理。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5月23日上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嘉善县西塘镇获评全国文明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由古至今,西塘传承下千年文脉与文明,在时代变迁中不改本色、历久弥新。

    “开门,迎宾!”如今,走进嘉善县的西塘古镇景区,集聚仪式感的清晨开门礼宾仪式,总能引来游人驻足。越剧的水袖轻舞,莲厢腰鼓的红绸翻飞,非遗体验的指尖传承,丝竹夜游的朦胧诗意,在西塘,游客们不自觉便会放慢脚步。今年“五一”期间,西塘镇累计接待游客50.12万人次,实现旅游相关收入2亿多元。

    西塘古镇景区。(西塘镇供图)

    2021年起,西塘启动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坚持以“三全促三新”,推动古镇“江南韵”文化感愈发深厚,“水乡味”烟火气愈发浓郁,“现代化”发展力愈发强劲。创建工作启动至今,西塘已先后获评国家卫生镇、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省大花园耀眼明珠等一系列荣誉,并实现了省级小城市培育考核“七连优”。

    古镇夜谈活动。(西塘镇供图)

    在千年古镇看见文明之美。走进嘉善县西塘镇,大街小巷环境优美、公共场所秩序井然、百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幕幕暖心画面映入眼帘,一道道看得见的“文明小风景”勾勒了一幅“文明新风图景”。为刷新古镇“颜值”,西塘围绕人居环境、城市治理、文明素质等内容,陆续出台“八大提升行动”硬核措施,对40项子行动开展百日攻坚,常态长效推动镇域环境改善、功能优化、品位提升,让文明融入城镇肌理。眼下,西塘34万平方米绿化让居民群众推窗见绿,25万平方米明清古建筑整旧如旧,古镇新风扑面而来。

    西塘古镇景区(西塘镇供图)

    是千年古镇,更是活力新城。21个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禾超智能光电项目正式通线,富鼎电子、东方科脉等龙头企业稳扎稳打,嘉兴综合保税区B区创新转型……“创出文明新风,育出产业动能,助力打造嘉善高质量发展北部新的强劲增长极。”嘉善县西塘镇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西塘以链式思维构建产业生态,持续壮大通信电子、高端智造两大主导产业,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镇域经济活力不断彰显。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之一,西塘深度融入一体化,与浙大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签订科产联动战略协议,为科产联动持续创新,注入澎湃动能。

    “顾·念”顾锡东诞辰100周年主题晚会。(西塘镇供图)

    生活富足精神富裕,古镇新韵美流芳。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建设,5G智慧健康屋“远程问诊”服务群众1.5万次,“长三角零工市场”内5000名零工实现家门口就业,投资6.25亿元的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共富组团”成效亮眼,现代粮食智慧仓“云上种田”项目,助力当地农户每年增收3万元……从“环境美”到“生活美”,如今的西塘深度融入长三角,呈现一派生活富裕、精神文明的美好图景。

    嘉善县西塘镇“村BA”男子篮球联赛。(西塘镇供图)

    口袋鼓起来了,脑袋也要富起来。西塘发扬“以桥聚善、众资成廊、接续里弄”的善文化基因,全力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如设立“周三诚信文化建设日”,开展“嘉禾有信”主题活动超百场;打造西塘花巷诚信经营示范街区,因地制宜修订群众看得懂、做得到的村规民约,通过各村领办移风易俗特色项目、道德评议会全覆盖、道德模范巡回宣讲、倡导举办水上集体婚礼等系列举措,实现全镇移风易俗宣教、承诺、监督、奖励全链条闭环治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