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江南荷花将开的季节,又迎来了毕业季。
麦当劳中国也在近期正式启动2025全国招聘周,即将迎来众多从校园走进职场的“新番茄”。在持续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AI时代年轻人对理想职场的期待有什么变化?如果踏入职场的第一步选择麦当劳,将迎来怎样的职场生活?
对于5月16日正好进入麦当劳一年、从黄山学院毕业的黄敏来说,这一年她成长的步伐是具象的:是打烊后和店长复盘一日工作,用系统记录下的欢喜与遗憾;是第一次独立处理客诉后,同事们悄悄竖起的大拇指;是第一次使用新系统节约了90分钟盘货时间的惊喜;是被推荐成为全明星大赛主持人时的满足感……
今年麦当劳核心招募六大餐厅岗位,吸引AI时代下多元人才,推动各种人才特别是年轻人高质量就业。我们也来看看更多血液里流着番茄酱的麦胞们的现身说法,听他们的成长故事,看他们的成长步伐,你会喜欢拥有这样软件硬件的“麦麦大家庭”吗?
“麦麦课堂”,提供不一样的师资
离开学校,让人担心的是职场上没有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工作中没有标准答案,初入职场的新人会怯是正常的反应,“怕学不会也怕没人教。”
如今在杭州西投银泰云潮中心餐厅担任值班主管的钱耀圆,原先没下过厨房,幸好团队像个包容友好的大家庭,“大家都会自发带我,把我当妹妹宠,也把我当朋友交心,我感觉从学校到职场过渡得特别丝滑。”
而另一位好老师,就是随身携带、随时可问的“麦麦e学”,“两者配合,天下无敌”是她的形容。她记得开始学给麦辣鸡腿裹粉时,看同事做特别简单,但是轮到自己上手时,明明步骤和手法都没有问题,但就是做不好,“我从麦麦e学看视频找答案,很快就发现同事教我时,面粉是筛好的,但是我练习时面粉是没有筛过的。真的是随身小宝典,可以快速纠正我的问题。”
翁澄海,如今还在浙江药科职业大学读大三,他的“老师”居然能治“健忘症”,“我在麦当劳工作了快两年时间,丢水杯的数量从一年十多个缩减到了两个。”这两件事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他工作的宁波鄞州万达餐厅非常忙碌,高峰期炸区一人得完成两人工作量,“这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不断优化流程,什么先做什么后做,怎么衔接工作能顺畅,慢慢就领悟了麦麦强调的‘流程化管理’到底有多棒。”这套“流程化管理”最终被他内化成为自己为人处世的一部分,“每天离开教室,我都会默念,书包→铅笔盒→水杯→雨伞。”修炼成“生活管理大师”的翁同学,还获得妈妈的表扬:上了班,日子过得有条理了。
“麦麦团队”,织就温暖的安全感
在和众多麦当劳餐厅的麦胞们沟通时,大家都提到的一点是:从有点“怯”的新人到有点“猛”的职场人,首先要感谢的是团队。
和人说话时笑咪咪的黄敏,看起来是个开朗大方的姑娘,但她说:“我原来挺内向,不太敢和人沟通。”但在麦当劳,她做到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比如主持、在课程上积极发言、和其他同事的深度沟通、面试等。
“我的领导推荐我去全明星大赛当主持人时,我第一反应是,他胆子真大,敢推荐一个零经验的人。”黄敏说,她后来很感动,一定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我做了很多准备,也非常忐忑。幸好,同事都来点赞,让我特别感动,也特别自信,有那种第一次开荒就获得丰收的幸福感。”黄敏很感激小伙伴们帮她找到了更好的自己,挖掘出了她自己都不觉得拥有的品质。
钱耀圆则在“麦麦团队”中变身社交达人:“人在餐厅也能结交五湖四海的好朋友。”她刚进麦当劳时最怕和陌生客人们打交道,“第一次遇到客人发脾气时,还求助已经下班的餐厅经理来帮忙沟通,我只敢在一边说‘对不起’,餐厅经理不仅帮我解决问题,还帮我复盘,告诉我以后该怎么处理。仗义的小伙伴们,让我特别有安全感。”
而通过一次领导力转型课程,她更是和新疆、深圳等地的“新番茄”们成了好朋友,从同学变成了共同寻找突破的“战友”,“我曾经看过很多关于职场的攻略,但是很少有攻略会写‘入职第一年能交到不少共同进步的好朋友’,感觉抽到了一张团队赋能加成卡。”
“麦麦时间”,创造精准的平衡感
上班有效率,下班有自由,是如今年轻人的职场追求之一。麦当劳通过AI赋能,打造出更精彩的职场舞台。
加入麦当劳才两个月时间的林勇,曾被复杂的仓储管理难住,他有点自责地说:“原料入库要手写记录,盘点时拿着清单在仓库里到处找,有时满头大汗还是出错了。”使用新仓储管理系统后,入库只需要贴好溯源标签,存放位置等信息就会自动记录,“用新系统盘点时,用手持终端扫描货架,系统马上就能生成比对数据,对临近过期的产品,还能报警。又快又方便,还有百分百的准确率,以前盘点工作至少一天,那次我半天就能搞定了。”林勇说,新系统就像他的“救星”,科技是新人最好的入职礼。
今年超过40岁的“宝妈”王利,也享受了不少关于麦当劳时间效率的红利,“我为了保证晚上陪孩子的时间,只想在麦当劳打个工,不要脱离社会就好。现在我不仅有了陪孩子的时间,有了和孩子交流的成长话题,还有个可以触摸的事业前景。”她说,“我在F1战队,早高峰时每辆车的客户都是赶时间的,我们要出餐闪电侠,下班我就是自由侠了,店长基本不会来找人的。”她很高兴这样的弹性工作时间让她可以接孩子放学、陪孩子做作业,不错过孩子的每个成长瞬间,“店长还鼓励我努力学习,有机会晋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