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数家长还在对人工智能(AI)感到陌生、仅存一知半解时,有一群被称为 “AI原住民” 的孩子,正以惊人的速度拥抱这一前沿技术。
数月前,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海会场,10岁的上海男孩李齐家惊艳众人。他熟练运用AI工具,短短几分钟便创作出一款极具创意的“哪吒版”五子棋小游戏。现场众多成年人不禁为之赞叹,纷纷竖起大拇指,惊叹于孩子的创造力与技术天赋,自愧不如。
如今,社交媒体上涌现出大量玩转AI的 “小孩哥”“小孩姐”。许多十几岁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为“小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大人如何借助AI辅助写代码、制作PPT。更令人瞩目的是,北京一名9岁小学生凭借AI创作书籍,成功斩获2万元版税,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身处AI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孩子们若能尽早掌握 AI 工具的使用方法,无疑是握住了开启未来之门的金钥匙。然而,正如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AI同样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将成为束缚发展的“枷锁”。
以近期爆火的DeepSeek为例,不少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开始频繁使用该工具“完成”作业。以往,家长们担忧孩子作业拖延、难以完成,如今却陷入孩子作业完成速度过快的新困扰。这些过度依赖AI解题的孩子,让无数家长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那么,我们究竟应不应该鼓励孩子将AI工具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如何引导孩子科学、系统地学习和使用 AI,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最大效能,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扶鹰家庭教育团队经过深入调研、潜心研发,推出《王金海给孩子的AI学习辅导课》,针对AI应用实操难题,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提供专业解答。
这门精心打造的视频课程,精准定位一年级至高三的学生群体。课程不仅致力于让孩子深入理解AI的本质,更注重教授正确、合理使用AI的方法,一方面帮助孩子避免陷入AI依赖,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借助AI实现个性化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专属的“免费一对一金牌辅导老师”。
参与课程学习的孩子们体验如何?
六年级的陈浩(化名)讲述了他利用AI推导公式的经历。“以前记公式就是死记硬背,经常记错,还不知道为啥是这样。”陈浩摇摇头,“但AI课教会我让AI带我推导公式。学圆的周长公式时,我让AI讲解推导过程,它一步步引导我,从理解周长是什么,到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特别清晰。后来我还用苏格拉底提问法,自己推导了一遍,那种搞明白的成就感,太爽了!现在我对公式记得很牢,做题也更灵活了。”
五年级学生周阳(化名)分享了他在计算能力提升上的收获:“以前我计算老出错,总觉得是粗心,其实是方法不对。通过AI课的学习,我让AI扮演资深数学特级教师,给我讲了好多计算技巧,像凑整法、分配律逆用,特别实用!”他边说,边用手比划,“掌握技巧后,我让AI生成练习题巩固,做错了就拍照上传,AI批改后还会根据我的错题,再出个性化练习题。现在我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提高了不少,数学成绩也跟着上去了!”
“以前,鸡兔同笼问题对我来说,就是‘噩梦’!”四年级的吴悠(化名)说,“学了AI课的方法,我现在可不怕了!遇到不会的题,先用苏格拉底提问法让AI帮我搞懂这道题,再问它还有哪些解法,然后判断这些解法在其他类似题目里能不能用,最后总结解题思路,再做些练习题巩固。上次考试遇到一道变形的‘鸡兔同笼’题,我用学到的方法,很快就做出来了!”吴悠满脸自豪,“现在我学会了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这种感觉太棒了!”
孩子们提到的“苏格拉底提问法”,正是《王金海给孩子的AI学习辅导课》重点教授的AI提问方式之一。该课程致力于传授实用技巧,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AI提问方法,深度挖掘AI在学科知识学习中的潜力。课程内容丰富全面,不仅涵盖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的AI学习策略,还延伸至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未来的教育竞争中,学生之间的差距将不再局限于智商,而是对AI工具的运用能力。把握当下机遇,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拥抱AI,方能在未来的赛道上抢占先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