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不是拍过西游记?”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发布近9个月后,来到景宁大漈乡大漈村游玩的旅客仍会这样询问叶小青。这个坐落在浙西南的“云中桃源”,因成为游戏取景地而迅速走红。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副院长叶小青是结对大漈村的省级文化特派员,今年5月,这项由浙江首创的制度迎来实施一周年。这一年中,游人蜂拥来到大漈,一睹游戏内外盛景。在叶小青看来,“悟空”为何钟情大漈,“悟空”之外,大漈的本土文化故事如何去讲述,是她和当地一直在努力的事。
讲好“宋韵”
大漈不止有“悟空”。漈在浙江方言中,为瀑布之意,村内自然景观雪花漈高达百米,飞瀑似巨花喷雪。村内,宋、明、清的古建筑交相辉映,明砖清瓦依旧,雕梁画栋犹存,一步一景。
叶小青
当叶小青作为省级文化特派员初到大漈村时,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但对于“种文化”这件事,即使有20多年旅游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经历的她,也曾陷入迷茫。叶小青自己总结为“对村情、村况、村文化还是了解得不够”。于是,她只要有时间就往村里钻,去年暑期更是将大量精力花在村子里,与村民同住,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
经过一番摸底,叶小青发现,在大漈村“种文化”,并不是一件“平地起高楼”的事。这些年,大漈人坚持以“修旧如旧”的理念,保护大漈特有的建筑风格,彰显“宋风古韵”的特色。“大漈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这些年,当地在宋韵文化上的探索卓有成效,只是在一些具体思路和资源赋能上,还可以进行提升。”
时思寺内
在叶小青看来,“古”是大漈鲜明的文化特色。村内的时思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寺祠院三观同址,宋明清三代同堂,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独特格局,仿佛时空的连廊,穿起古今。寺外,直耸入云的擎天柳杉,至今郁郁葱葱。这让叶小青有了方向,“宋韵是大漈最大的禀赋。将资源禀赋与文化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正是我们文化特派员派的意义所在。”
在明确“宋韵文化”为主题后,叶小青与村里协作,共同打造集宋韵展陈与精品民宿于一体的宋韵IP馆和“大漈云酿”宋风酒肆。今年,村里还着重打造拥有“宋朝烟火气”的宋韵古街,走入街中,游客可以体验宋式点茶、吟诗作对、插花挂画等传统雅事,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宋朝。
依托现有的资源,叶小青着手于“宋韵大漈”全域文化礼堂品牌的建设项目,“每个月都有多场文艺表演,把文化之风吹进广袤的乡村。”如今,村里的文化礼堂成为集思想道德教育、优秀文化传承、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重要阵地。在叶小青的助力下,大漈村文化礼堂获得2024年“浙江省金牌五星级文化礼堂”称号。
事情越做越多,目标越来越清晰。“前期我们种下了文化的种子,但要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需要时间和机遇的浇灌。”叶小青说。
也正是在那时,“悟空”来了。
“悟空”出现
《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为大漈村带来机遇。这款斩获2024年Steam年度最佳游戏的作品,带火了国内多个游戏取景地。如何抓住这“泼天的流量”,让旅客流量转化为村里实实在在的文化分红,是当地思考的问题。
大漈的反应非常迅速。在去年8月20日游戏正式上线当天,当地就通过“云中大漈景区”的微信公众号,结合游戏元素,介绍时思寺的宋韵之美。这座在游戏第四章出现的古寺,几乎原封不动地复刻了现实样貌。叶小青也借鉴其他取景地的经验,建议推出优惠政策。之后,景区表示,只要通过游戏第四关的玩家,可凭“通关文牒”免费游览景点。
在此之前,叶小青是个游戏盲,但游戏爆火之后,她立马从网上找来切片,反复观看。课余时间,她也会主动和学生谈论情景。晚上,她还和儿子一起,追完了游戏动画章节合集。
叶小青回忆,去年国庆是对当地的一场“大考”,“不仅要借助游戏这场东风,更要向旅客展现大漈当地的文化。”为此,景宁县委宣传部、大漈乡和叶小青早早动了起来。当地开设“漈往开来 悟空奇遇”实景游,通过场景还原和真人演绎的方式,让游客体验游戏中的奇幻世界。同时现场设置“大漈四艺”宋韵体验区,让游客在点茶、插花、投壶和求签等宋代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从丽水、景宁开出一趟趟“悟空专线”,越来越多的旅客来到大漈。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当地共接待游客近9万人次,较前一年几乎翻了一倍;旅游营收同比增长75.6%。当地村民感慨,从未看到过如此多的客流。
村内护关桥
如今,宋韵文化和“悟空”,已经成为大漈的两大特色。在今年景宁“三月三”民俗活动中,大漈作为分会场之一,热闹非凡。身着传统宋制汉服的游客漫步古街,体验扇绘、拓印等项目。
叶小青在现场参与指导了活动的全程,她由衷地感受到,借助“悟空”的这股势,大漈的本土文化,正在被发现,正在被看见。
静待收获
随着当地文化建设的推进,叶小青发现,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思考和解决。
常有游客问叶小青,大漈村是不是拍摄过《西游记》?她总是微笑着耐心解释,这里是游戏取景地,和电视剧是两回事,顺便普及大漈当地的文化知识。她说,随着当地知名度的打响,一些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需要她在后续工作中去纠正。“包括游客看到时思寺,会想起游戏中蜘蛛精母女的兰房,而忽略了它作为孝道文化载体的真实历史。”
除了文化传播的“纠偏”工作,叶小青还专注于本地文化的抢救工作。在调查中叶小青了解到,当地有一种名为大漈罐的非遗项目,但这种历史悠久的陶器制作工艺,因为无人继承的问题,面临窘境。此前,有村民告诉叶小青,哪怕游客想要在村里付费体验制作,都很难找到地方。
大漈罐展示厅
这种情况在今年迎来好转。通过叶小青和多方努力,大漈罐制作技艺被纳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省级目录中。现在,村里不仅开设了共富夜校,传授这项技艺,还开辟了一块场地,用于展示和收藏大漈罐。
就在上个月,浙江举行了百位省文化特派员项目路演活动,叶小青将这次路演当作年度“赶考”。分享结对经验后,同是文化特派员的祁刚联系上了她,并表达了对大漈的向往和兴趣。
景宁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省文化特派员的到来,为乡村的文化事业赋能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5月的大漈,游客如织。来自湖南的古建筑爱好者赵女士背着相机、带着女儿,在时思寺内驻足观赏。她说,知晓这里,并非因为游戏,而是一本文化杂志。这让叶小青很高兴:“说明我们的文化传播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下午4时,时思寺外的茭白田一望无际,刚到的游客打听着时思寺的位置。看到这番景象,叶小青相信,在当下种下的种子,来年定会再有收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