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作品展在安吉县鄣吴镇昌硕广场拉开序幕。这场以“墨韵昌硕·艺启未来”为主题的展览,不仅是158名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鄣吴镇深化校地合作、激发“艺术+乡村”发展动能的成果。从选题调研到创作落地,所有作品均扎根于鄣吴本土进行全程创作。
展览中,《鄣吴的肌理》《上堡的绿》《竹林派养成记》等200余件作品格外引人注目。126名学生以鄣吴镇为创作母题,围绕传统工艺振兴、文旅提升、公共空间改造等命题展开创作。学生们先后30余次深入吴昌硕故居、制扇工坊、月亮湖景区等文化地标,挖掘“诗书画印”传统元素,最终呈现出涵盖书法、摄影、景观设计等领域多元作品。“艺术教育要深扎泥土才能开花。”学生张雪在发言中感慨,过去7个多月来,鄣吴镇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学子们真正将论文写在浙江大地上,这场毕业展成为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生动见证。
本次展览设置昌硕广场、昌硕故居、昌硕美术馆、青美术馆和修谱大屋五个主题展区。展览现场,古村落街巷化身为开放式展厅,村民与游客穿梭于竹编装置与数字光影秀之间,沉浸式感受艺术与生活的交融。这场乡村与艺术的碰撞酝酿已久。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与鄣吴镇自去年9月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以来,依托昌硕故里文化底蕴,推出“美+青春联盟”计划,开展“‘浙里昌硕·青年入乡'高校嘉年华”活动,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鄣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青年与乡村共同成长。通过微改造和场景化设计打造沉浸式艺术聚落,同步开发“昌硕文化体验游线”;借助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品牌设计优势,为竹扇、竹编等特色产业制定涵盖非遗工坊标准化生产到电商直播矩阵的全产业链方案,着力实现“一物一IP、一村一爆款”;还将共建“艺术创研基地”,开设“四季写生季”常态化艺术驻留项目,开发“古宅寻踪”建筑测绘等特色实践课程,持续拓宽合作维度。
当艺术遇见乡土,碰撞出的是共富的火花。鄣吴镇以文化为魂、以青年为桥、以合作为纲,正探索出一条“以文塑旅、以艺兴乡”的特色发展路径。这场毕业展既是学子们学业征程的终点,更是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起点——青春与乡村的故事,在这里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