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讲究吃的“水八仙”,是指八种地方特色时鲜蔬菜:菱角、荸荠、鸡头米、水芹菜、茨菰、茭白、莲藕和莼菜。八种水生作物从夏季到秋季陆续上市,各有时令,喜欢这些的吃货们不妨从菱角开始,依次品尝完“水八仙”,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在江南的烟雨画卷中,水芹菜以其清雅之姿,成为“水八仙”中最具文人风骨的存在。它既是寻常百姓餐桌上的时令鲜蔬,也是诗词典籍中高洁品性的象征。作为生长于水泽的精灵,水芹菜的滋味与故事,交织着江南的灵气与历史的沉淀。
水芹菜 图源:视觉中国
水芹菜曾经出现在《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的诗句中,描绘了古人采芹祭祀的场景。古时的读书人若金榜题名,便以水芹饰冠祭拜孔庙,“采芹人”由此成为文人的雅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不仅名字中有“芹”,还取了“芹圃”“芹溪”的别号,表达对自身作为读书人的身份认同。
许多美食都绕不开杭州的老市长苏东坡,他曾经把水芹菜推上风雅之巅,他被贬黄州时,用斑鸠的胸脯肉切成细丝,与芹菜清炒,创制了一道“春鸠脍”,后人称为“东坡春鸠脍”。他还留下了“霁容天在水,春色柳藏桥”的诗句,将水芹菜的清香与江南春色融为一体。
水芹菜 图源:视觉中国
唐代杜甫曾写下“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的诗句,不仅表述了当时宴席上的精致饮食,也体现了杜甫的生活品位。“香芹碧涧羹”甚至还反映在南宋林洪撰写的饮食文化著作《山家清供》里:“既清而馨,犹碧涧然。”
南宋词人高观国曾留下这样的评价:“碧涧一杯羹,夜韭无人剪。”意思是为了吃到一杯碧涧羹,夜里已无人去剪韭菜。杜甫写过人们为了吃到春天好吃的韭菜,冒雨“夜雨剪春韭”的诗句,但是为了吃到碧涧羹,连春韭也不要了,可见古人认为水芹菜有多好吃。
在许多水乡的民俗中,水芹菜是吉祥的化身。因其茎秆中空,被唤作“路路通”,象征通达顺遂。更妙的是,水芹菜还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著作记载了它的种种好处。
炒水芹菜 图源:视觉中国
水芹菜的独特风味源于其生长环境。它生于水田、溪畔,茎白如玉,叶翠似翡,中空的茎秆饱含水分,入口脆嫩无渣,散发淡淡兰香。与旱芹菜的浓烈不同,水芹菜的香气清幽,《吕氏春秋》中有“菜之美者,云梦之芹”的描述,夸的就是湖北云梦县美味的水芹菜。
对于水芹菜,江南人有多种吃法,可凉拌、清炒,或与香干、腊肉搭配。
水芹菜炒香干 图源:视觉中国
“惠食记”餐厅,是最近几年杭州出现的网红餐厅之一。因为餐厅的名字来自杭州方言“会食饥”(很会吃的意思)的谐音,所以老杭州人觉得非常亲切。惠食记的主理人惠尾是杭州奎元馆第十五代掌门人叶维加的高徒,所以每家店的杭帮菜做得都很地道,三墩分店开业半年多,就成为“三墩镇江浙菜热门榜”的Top1。
惠食记三墩店 图源:受访者
惠尾告诉记者,惠食记三分之二的客人都是杭州人,水芹菜在店里非常受欢迎。他说,炒水芹菜店里沿用的是杭州传统老菜芹菜香干肉丝的烧法,但是会把脊肉丝换成五花肉丝,用的油是菜籽油和猪油的混合油,这样炒出来会更油润,也会更香。
赖永馨,是杭州良渚乡里共生生态农场的合伙人,她会用凉拌吃法来吃水芹菜。这些水芹菜从附近黄湖镇青山村的山里采来,洗净焯水后和番茄、熟虾、鸡蛋拌在一起,浇上沙拉醋,加点黑胡椒和盐,做成沙拉。这种做法更能吃出水芹菜本来的香味,一种像药香的温和香气。
水芹菜沙拉 赖永馨 摄
赖永馨提醒大家,想吃水芹菜还是去正规菜场购买。如果要采野生水芹菜,千万要和另一种植物“石龙芮”区别开来,它和水芹菜长得很相似,但是含有毒物质,如果不会辨别,误食会有中毒的风险。
乡里共生生态农场 赖永馨 摄
如果你也知道水芹菜的美味做法,欢迎前往吃货圈留言和大家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