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平湖市曹桥街道以“向新力”澎湃产业发展新动能

浙江日报 孔玉叶 李骏2025-05-13 22:43全网传播量2891
00:00
00:00
01今年一季度,嘉兴平湖市曹桥街道新签约项目总投资20.6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4%。2024年全年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36亿元。
02曹桥街道循环经济产值占比超60%,税收贡献率近70%。景兴纸业通过废纸再生技术,年减少原木消耗6.9万吨。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单线处理量全球最大,每回收100个可乐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4千克。
03曹桥街道智汇谷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34家企业实现总产值8.8亿元。浙江中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引入物联网技术,良品率提升30%。街道86家规上企业中,80%完成数字化改造,数字经济投资额同比增长183.89%。
04曹桥街道采用“驻网办事”模式,86家规上企业被纳入7个专属网格,36名干部化身企业管家,收集问题办结率超95%。智汇谷二期工程加速建设,将引入前沿领域企业,扩容产业生态圈。
05曹桥街道服务生态转变,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合伙”发展。本土企业掀起扩产投资热潮,20余家重点企业扩产投资超18亿元,预计新增产值40亿元。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5月14日,《浙江日报》刊发《平湖市曹桥街道以“向新力”澎湃产业发展新动能 》,全文如下:

今年一季度,嘉兴平湖市曹桥街道新签约项目总投资20.6亿元,规上工业产值达35.4亿元,同比增长3.4%。2024年,该街道共签约项目2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36.08亿元。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曹桥街道以“循环新经济筑基、数字新赛道突围、服务新生态赋能”为核心的转型实践。从传统制造重镇到新兴产业高地,曹桥街道正以“破立并举”的姿态,向存量要增量、向集约要空间、向更新要效益。

循环新经济筑基

曹桥街道循环经济产值占比超60%,税收贡献率近70%。近年来,这里的企业将“变废为宝”的技术做到极致的同时,也构建起从回收、加工到高端制造的绿色低碳闭环生态。

深耕造纸业41年的景兴纸业,通过引入废纸再生技术,每年减少原木消耗超6.9吨,相当于保护3910棵树木。其生产车间内,废纸经碎浆、过滤、成型等工序,蜕变为环保生活用纸,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产业链的延伸效应同步显现:大亚纸管研发出高强度工业纸管,星越包装将食品级脱氧剂技术推向全球市场。

在浙江宝绿特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全球单线处理量最大的清洗系统以每小时6吨的产出高速运转。废旧塑料瓶经处理重生为PET瓶片、环保纤维等产品。以600毫升的可乐瓶为例,每回收100个可乐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34千克。据悉,全球每10个废塑料瓶中就有1个是使用宝绿特的设备实现回收的。去年,企业生产总值达5.26亿元,增幅达14.6%。

街道还通过政策驱动加速绿色转型,将“碳评+减排”纳入“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2024年,辖区5家企业入选嘉兴市绿色工厂,占平湖市总数的29.4%。

数字新赛道突围

眼下,曹桥街道以数字经济为引擎,通过平台集聚、企业转型、政策创新,构建起“数字+制造”的产业新生态,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跃迁。

曹桥街道智汇谷是一座占地约250亩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成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浙江天极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是平湖市首个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专注于手机、摄像头存储模组研发。与天极形成产业链协同的绵存电子,则聚焦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节,两者串联起研发设计、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2024年,智汇谷一期集聚的34家企业实现总产值8.8亿元,产业集群效能凸显。

数字化的浪潮同样激荡着传统车间。浙江中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27年,去年引入物联网技术改造生产线。智能仓储实现自动化存储与搬运,效率较人工提升 30%。车间内,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云端平台分析后优化生产节奏,良品率提升30%。宏阳新能源的智能光伏生产线、埃能德电气的自动化监控与智能化排产系统等转型案例在曹桥街道屡见不鲜。目前,街道86家规上企业中,80%完成数字化改造。

创新的招商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街道采用“产业链+基金”双轮驱动,成立2.1亿元产业基金,去年“以投带引”吸引7家优质企业落户。这种“政府搭台、产业唱戏”模式,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嘉兴芯宇光电与浙江巨创半导体的“双星联动”便是典型。2024年,芯宇光电落地,专注LED光电集成,核心技术可延伸至低空经济等领域。更令人惊喜的是,其下游企业巨创半导体在芯宇光电未投产时,便带着光源贴片项目“追光而来”。

近年来,曹桥街道已初步形成了存储芯片、光电技术运用等数字特色产业集群。今年,街道数字经济投资额同比增长183.89%。

服务新生态赋能

产业升级离不开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在曹桥街道,企业服务已从“有求必应”迈向“未求先应”的新境界。

“在街道全程保姆式服务下,我们从签约到开工投产仅用86天。”浙江天极集成电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曹桥街道的服务赞不绝口。企业能跑出加速度,得益于街道在就业环境、技术保障、创新条件等多方面给予的强力支持。

“以往企业办事,需到多个单位,问题处理效率较低。”曹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陶建明坦言。

近年来,曹桥街道以“驻网办事”模式掀起服务革新。86家规上企业被纳入7个专属网格,36名干部化身企业管家,街道整合公安、税务等部门资源,将企业执法、营商服务、反诈宣传等融入“一张网”,动态更新企业痛点需求,精准推送“政策包”。今年以来,企业管家“驻网办事”,收集问题100余条,办结率超95%。

在土地存量盘活上,曹桥街道尽显“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智慧。目前,总投资4亿元、占地6.5万平方米的智汇谷二期工程正加速建设,投用后将重点引入光电通信、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企业,扩容产业生态圈。同时,明盛达小微产业园、杰克范时尚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新增厂房面积达10万平方米。此外,去年街道还腾退低效土地面积205.94亩。

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合伙”转变,曹桥街道的服务生态正成为企业扎根成长的“营养基”。今年以来,曹桥街道本土企业掀起扩产投资热潮,20余家重点企业持续扩大产能布局,扩产投资超18亿元,预计达产后新增产值40亿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