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杭州官宣入夏。
位于杭州朝晖路218号的原泮芳春煎饺店朝晖店一早就开始忙活了。潮新闻记者点了一份小份的煎饺、一碗小馄饨,排队等候的间隙准备拍个照打个卡,突然发现映入眼帘的店招似乎和原来不太一样。仔细比对了朋友圈里的旧照片后,记者发现,果然少了一个字。
就在三天前,自称是芳春煎饺主理人的C小姐上小红书发了则号外,标题“换了门头,不换真心”,注明是原大学路煎饺店声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这家泮芳春煎饺店不姓泮了?刚刚二度入选米其林榜单的煎饺家又有新的故事了?
现在朝晖店的门头少了一个字。记者 章卉 摄
朝晖店主理人王聪聪:
17岁开始跟着创始人光头老板打拼
在注册商标,会把老店传承好
穿着黑色T恤的王聪聪眼观六路,忙着收银,又要兼顾炉灶上的煎饺。她接过记者的手机,应声说,“C小姐就是我。是我发的帖子。”
忙到下午1点半午市结束,打扫好店堂,王聪聪终于空下来给记者还原了改店名的始末。
17岁那年的夏天,王聪聪从老家仙居来到杭州打拼,和同样青葱的男友马钱辉投奔大学路上做煎饺的光头老板(即泮芳春的丈夫)。这张古早的照片上,右侧的小伙子就是马钱辉。2018年8月,光头老板把煎饺店搬去鼓楼,小两口也一直跟随。
右侧的小伙子就是马钱辉 受访者供图
2024年4月12日,泮芳春煎饺朝晖店开业,也由光头老板掌管。“我发帖子是代表朝晖这个店发声。煎饺承载着光头老板的个人荣誉,他对煎饺非常执着,坚持了那么些年。朝晖店是最原始大学路的煎饺,把朝晖店独立,是想保留初心,让大家吃到最初的味道。”王聪聪说,“这家店开了一年多,客流量也是稳的。后期我们店名想好了会再改的,暂用‘芳春煎饺’。”
记者 章卉 摄
王聪聪觉得有必要上网告诉食客们一声,没想到,评论区一片嘈杂。仅就主理人这个自我介绍,她就遭遇了网友的抨击。还有网友留言,“你的主要消费者是附近居民楼,其次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芳春好吃且久就是因为是一家踏踏实实的本地早餐店…并不是网红店,如果你要转型,可能预期不会很高……”
网友们对一个小吃店的更名为何反应这么大呢?
这就不得不提资本的入局。资本的入场为餐饮业带来了新的曙光,融资上市也确实能给企业带来指数级的增长与进步。但资本喧嚣的背后,不全是光鲜亮丽的一面。此前,知名颇高的杭州菊英面店就在资本进入后,口碑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而泮芳春煎饺获得资本的青睐,在餐饮圈早就不是秘密,坊间也有些许议论。
天眼查显示,杭州泮芳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大股东鲁立明持股60%,为执行董事;当然,泮芳春也在公司高管名列中。鲁立明也是餐饮圈内人,早前曾将咬不得生煎做得风生水起。除了这家名字中有泮芳春的,另有一家杭州泮芳春餐饮配送有限公司。
泮芳春创始人泮芳春:
米其林是我的荣耀
我送给兄弟姐妹,那是我的选择
13日一早,潮新闻记者又来到杭州中山南路泮芳春煎饺店,想听听创始人泮芳春的说法。
等煎饺的队伍排得很长,大多数是游客,也有从吴山上晨练结束的本地食客。
等煎饺的队伍排得很长 记者 章卉 摄
一直忙到上午9点半,泮芳春端着碗到门口吃早饭,碗里是自配的全家福:店里的肉末粉丝汤,加了家里昨晚上的豇豆,两只茶叶蛋,店员又塞给她一截玉米。因为梅开二度,新老客人都来恭喜老板娘,她很是欣慰,“连续两年米其林,是天降的喜讯,这是对我的认可。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得知记者的来意,她也不回避,“朝晖店要改成新的店名,再过几个月,审批下来牌子就改。”
泮芳春煎饺以其皮薄底酥的特点,成为杭州煎饺江湖中的佼佼者,众多食客宁可等,也要尝一尝。去年米其林张榜后有媒体来店里采访,发现排队等候的人群中“有子女陪同的97岁高龄奶奶,也有特意驱车从绍兴赶过来的夫妇。”
泮芳春一边观察着食客们,一边和记者聊天,“到今年,连续两年都评上了米其林,真的不容易的。现在这版已经是第三次改版了,外行吃不出门道,原来的煎饺是脆,不酥,现在的上至90+的高龄老人,下至小宝宝都能咬得动。
泮芳春 记者 章卉 摄
和王聪聪一样,泮芳春也是17岁来到杭州,最早做的是洗涤行业。随着时代变化,这一行的钱不好赚了,就想着换一行。于是,泮家兄妹在大学路开始做煎饺,就这么从24岁的姑娘拼到了50岁的年纪。从创业初期,徒弟小马就跟着她干,常常是她在管卖煎饺,小马在煎。
对于朝晖店的变更,泮芳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人要有舍才有得。米其林是我的荣耀。我送给兄弟姐妹,这是我的权利。朝晖路这家,是大学路煎饺的原班人马,小马学校出来17岁就跟着我的,我信任的。都是我自己家里的人。”
泮芳春给记者捋了一下外人眼中很复杂的泮家煎饺布局——最早开的分店是太平门直街,用的是自己的名字,现在这家店给弟弟泮崇楠在经营,名字也用弟弟的名字了。
弟弟现在的店 受访者供图
之后,2024年4月12日,泮芳春煎饺朝晖店开业,由泮芳春的丈夫(光头)掌管。
再然后,在老家休整了一段时间的哥哥泮崇芳(即“楠哥”)重出江湖,今年开始在万寿亭重新开了店,新注册了品牌。(详情请戳 杭州吃煎饺要先画个“思维导图”才能吃明白?“楠哥”想说些心里话)
据知情人士透露,泮家一家人,曾经想合起来创一个品牌的,没谈成。现在各自在为明天努力打拼,对资本的拥簇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
如今,泮芳春煎饺除了独立的朝晖店,共有6家门店。“鲁总负责运营,我老公负责外面的事,我每天早上在鼓楼店,之后新华路店、武林店、下沙,我都会去看的。我是主理人,品控我要管的。”泮芳春说,每一家带有自己名字的店她都很珍惜,“我都是在一线的,在家里坐不住,操心的命。”
很多滨江的食客说吃不到烟火气的小吃,泮芳春笑着说,“我争取半年内把滨江的店开起来。这是我在努力的目标。”
泮芳春还提到,现在食客都年轻化了,煎饺的口味也要慢慢改良。“以前的人是没得吃,煎饺油一点觉得很好吃。现在的趋势是健康化、年轻化,做餐饮的要跟着年轻化的潮流变,要适应老龄化的趋势。老的传统不丢,质量是一定要一步一步提升的。”
记者 章卉 摄
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是打假。去年打了两个李鬼,最近上海有人打着“洋芳春煎饺”的名号在推广。“我做了18年,他们把我的劳动成果拿去,这是在欺骗顾客。一直有人在模仿,去年在绍兴和滨江,打假都打掉了。这个(模仿者)名字里有芳春,我肯定能告赢的,我注册了商标的。”泮芳春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