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乘客在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排队上车 图据视觉中国
近日,武汉市民魏女士用她平时攒的4.5万克碳减排量,成功抵扣当月90元贷款利息的消息引发关注。4月28日,全国首个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抵扣银行贷款利息闭环在武汉落地。依托“武碳江湖”小程序,市民可通过公共出行等11类低碳场景积累碳普惠减排量,减排量可按照“1000克=2元”的标准,在民生银行“楚惠LIFE”或“武碳江湖”小程序实时兑换利息红包,直接抵扣按揭贷款、综合消费贷款、个人微型消费贷款等利息。
坐地铁公交和抵扣房贷利息,这两件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事,却因为“低碳生活”的理念链接在了一起。此事的内在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积分兑换制度,一头连着广大市民,一头牵着绿色低碳。积分、抵扣房贷利息,以及兑换打车券、购物券等,本质都是手段、工具,是桥梁,为的是让更多人解锁低碳生活,开启绿色未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社会添砖加瓦。
有人说,市民每乘坐1次公交车出行,可获得212.5克碳减排量,每乘坐1公里地铁出行,可获得78.4克碳减排量,那要想攒4.5万克碳减排量,岂不是要坐几百次公交车或者地铁,然后只能抵扣90元,这性价比会不会有点低?
一方面,低碳行为并不是只有公交地铁出行,还包括骑行、节约用电、新能源充电和可再生回收等。倘若一名市民全面参与低碳生活,攒个几万克减排量,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需要多长时间。
另一方面,就坐地铁公交可抵扣房贷利息这事而言,相比于奖励的额度多与少,事情本身的激励效用和导向价值,更值得我们关注,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公众参与低碳生活的现实积极性。未来,随着这个机制运行越来越成熟,我们相信,奖励的丰富和加码,或是大概率事件。
坐地铁公交可抵扣房贷利息,可视为人们参与“低碳生活”,甚至是助推思想和价值观层面“绿色革命”的一个引子。当人们真正沉浸式长期坚持体验“低碳生活”,就会逐渐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进而进一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不仅会让自己身体更加健康,还能节约日常开支,弘扬“勤俭”的传统美德,再加上低碳生活还会产生公共价值,为社会做贡献,这对于个体而言,也能收获精神层面的满足。
当“低碳”成为一种习惯,从社会层面的角度看,这无异于一场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体现。此外,也意味着我们这个社会,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征途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而社会发展越来越健康、可持续,也必然会反映在人们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升上,这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此前,我国曾向全世界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
如何让群众更充分更广泛参与“低碳生活”?武汉的探索实践开了个好头,是可复制可推广的现实方案。这一探索实践,也是城市治理精细化和人性化结合的一个产物,建设一个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美好低碳社会,少不了治理层面的“绣花功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