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辅导员变“漫画主角”!嘉兴南湖学院把思政课画进学生心里

    潮新闻 见习记者 孔玉叶 共享联盟·嘉兴南湖学院 叶丰收2025-05-13 09:08全网传播量4483
    00:00
    00:00
    01近日,嘉兴南湖学院漫画思政工作室推出系列活动圆满结束,成效显著。
    029个分院参与创作,共收到125件投稿,35部佳作展出,活动数据彰显思政教育新实践的影响力。如《雨夜温情》等作品,细腻描绘辅导员与学生的温情瞬间,加深了学生对思政工作的理解。
    03活动通过跨学科协作,组建专业团队,挖掘真实案例,结合专业培训完成作品转化,确保教育价值。目前,已开发多个系列品牌,推出多样载体,让思政教育融入生活。
    04创作过程中,学生重新理解“严管厚爱”的深意,师生距离拉近,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情感共鸣。漫画成为师生对话的桥梁,传递教育温度,促使辅导员反思成长。
    05未来,工作室计划推出音频专栏和文创产品等,将思想引领嵌入艺术创作,让价值塑造通过情感共鸣实现,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嘉兴南湖学院漫画思政工作室推出的“我与辅导员的小故事”系列活动圆满收官。9个分院联动创作、125件投稿作品、35部入围佳作展出的活动数据背后,一场有温度的思政教育实践悄然出圈。

    一把伞、一次家访、一份承诺……这些细腻的校园生活片段,成为学生笔下的温情画卷。在《雨夜温情》中,智造N242班雷云童用笔触还原了辅导员冒雨护送学生回寝室的场景;金融N231班倪佳颖的《家访》以分镜叙事,讲述辅导员驱车三百公里解开学生心结的动人故事;机械N242班李存玉的《约定》则记录下辅导员坚持每周辅导学困生的点滴坚守。

    “学生用漫画复刻的细节,让我既感动又惭愧,原来每个微小付出都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工作室文案负责人陈晨老师感慨道。活动不仅让学生成为思政教育的参与者,更通过艺术创作唤醒师生共同的情感记忆。数据显示,83.6%的创作学生表示加深了对思政工作的理解,而76.2%的辅导员反馈其工作方法更加人性化。  

    如何让思政教育既“有深度”又“接地气”?嘉兴南湖学院选择以跨学科协作破题。自2024年成立以来,漫画思政工作室便打破院系壁垒,组建了一支涵盖9个分院、12名专业辅导员的创作团队,成员兼具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多元背景。“我们通过‘故事采风’挖掘真实案例,再结合专业培训完成作品转化。”工作室负责人、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华军介绍。以获奖作品《家访》为例,团队历经5次分镜脚本修改,并邀请心理咨询师指导情感表达,确保作品兼具艺术感染力与教育价值。目前,工作室已开发“辅导员的十二时辰”“我们之间”等系列品牌,推出条漫、绘本、动态漫画等多样载体,让思政教育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翻开画稿就像打开记忆匣子,那些被辅导员‘唠叨’的日子都历历在目。”《家访》作者倪佳颖坦言,创作过程让她重新理解了“严管厚爱”的深意。这种“双向奔赴”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让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情感共鸣。

    漫画成为师生对话的桥梁,既传递了教育的温度,也促使辅导员反思与成长。“学生用漫画‘吐槽’我总查寝,却在下一幕画出台风天我送姜茶的身影。这让我更注重育人中的情感留痕。”市级优秀辅导员张雨蒧对此深有体会。

    孙华军表示,工作室将继续探索“漫画+”的多元表达,把思想引领嵌入艺术创作,让价值塑造通过情感共鸣实现。未来,团队计划推出“辅导员说”音频专栏,师生扫码即可聆听故事背后的教育思考。而“成长盲盒”等文创产品则将育人金句融入日常文具,让价值观塑造悄然渗透。这种“有温度”的育人实践,或许正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破局的关键所在。

    1

    2

    3

    4

    5

    6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嘉兴南湖学院利用产学研,攻克制氢难题
    浙报要闻 | 嘉兴南湖学院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教科人一体发展
    本科新专业!嘉兴南湖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