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浙江日报》刊发《打造“时尚嘉北”新名片 以东方美学重构产城人融合新范式》,全文如下:
4月18日,总投资2500万元的江南·年华中心在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北街道开业。入驻的43家商铺中,既有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等品牌城市首店,也有嘉兴水果市场直销点等,开业以来这里已因时尚、新潮频频出圈。
嘉北街道这片1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东接南湖区,西连秀洲区,既是嘉兴经开区发展的“老底子”,更是产城融合的“活标本”。
如今,嘉北街道以时尚为笔,以融合为墨,以打造“时尚嘉北”为主题主线,聚焦全力打造转型发展示范街道、改革创新先行街道、区域共富样板街道的目标,正见证着从产业锈带到时尚秀带的转型之路。
文化铸魂
一个传统产业的蝶变
时尚创意产业作为嘉北街道三大主导产业中重点发展的产业,有着深厚的底蕴、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潜力。
“时尚创意产业不是无根之木,它生长在街道几十年的服装产业土壤上。”嘉北街道党工委书记吴金荣一语道破关键。主导产业不能只看税收,而是要从产业基础、街道规划、未来目标等多方面通盘考虑,街道聚焦产、城、人深度融合,最终选定了时尚创意产业。
时尚创意产业的前身是传统服装产业,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嘉北街道逐渐成为服装企业的聚集地。
既有产业,也不缺链主企业。今年3月25日,嘉北街道的华之毅时尚集团旗下企业雅莹以“雅”为题亮相上海时装周。去年,雅莹中华服饰文化创意研学楼启用,集研学、设计、展示、交流于一体,成为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并先后举办了雅莹时尚文化节等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和时装秀,线上线下吸引了百万名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从雅莹集团在上海时装周以“雅”为题惊艳亮相,到中华服饰文化创意研学楼内丝绸纹样与数字投影交织的沉浸式展厅,从全国专卖店近800家的华之毅时尚集团,到褶艺刺绣研学馆里飞针走线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践证明,嘉北街道的时尚产业早已跳出传统窠臼,以文化为核,构建起“设计—智造—品牌”的全价值链。
嘉北街道也明确了发展方向:时尚创意产业将以“东方美学”为核心主题,定位为“东方美学、智造时尚”。
截至2024年,嘉北街道内有14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时尚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5%。
空间革命
一间无墙的时尚实验室
在昌盛路与华云路交会处,695亩的“艺+PARK”时尚产业园正在打破传统产业园区的刻板印象。这里没有冰冷的围墙,取而代之的是一番全新的景象:企业门店与居民生活有机共生。
目前时尚产业园先行启动区占地120亩,其中街道投资建设项目已吸引柠檬时装、中环服装等6家时尚创意企业入驻,年产值预计10亿元,亩均税收或将超80万元。这些企业还都开出了时尚工厂店,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购物。
产学研基地与生活居住跨界融合。根据规划,占地228亩的延伸区中小部分将作为生产用地,含东侧的荣大纺织及万事利产业园。其余均用于生活居住、商业服务和绿化用地,为产业园内的企业和人才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在“艺+PARK”时尚产业园的公共服务配套区中,一座国际标准的时尚秀场正在打造中,这也将成为嘉兴市首个标准化秀场,能开展各类时装走秀活动。
在嘉北街道的时尚生活配套中,一个全新的时尚体验空间也正在谋划。今年秋天,一个融合试穿、体验、搭配、拍照、社交、打卡的新型消费场景就将出现,有望成为网红打卡点,为年轻的消费者提供全新的购物体验,同时打响“时尚嘉北”品牌形象。
此外,嘉北街道的时尚创意产业也离不开年轻人。街道正在与嘉兴南湖学院和优秀企业等对接,将共同打造一个涵盖时尚设计、文化创意、艺术展览、生活方式体验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战略合作平台,落地企业创意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
可以预见,一个兼具烟火味、时尚感、年轻态的时尚社区正在逐步成型,在不远的未来,这里将成为嘉兴市区时尚高地。
以人为本
一座公园里的民生脉动
产、城、人深度融合,核心是提升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街道辖区内大部分都是老居民小区,嘉北街道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城市管理效能,书写着“产城人融合”的温暖注脚。
这几天,工人师傅们正在对洪波公园进行提升改造,新建的儿童游乐设施、羽毛球场、网球场等雏形初现,让周边居民期待不已。
始建于1999年的洪波公园,曾是周边居民的集体记忆。随着时光流逝,龟裂的地砖与稀疏的绿植,让这座“社区客厅”渐失光彩。
去年底,街道对洪波公园进行了一场“微创手术”,以不闭园的方式分区域改造升级,对体验场景进行多元化探索;调整洪波公园功能分区,新增儿童活动区、林下休憩区、运动健身区,新建、改建标准体育场地3片,体育设施12套,大型儿童游乐设施1套。同时在绿化景观、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提升,加装了休闲座椅和小桌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四季植物景观。
“现在带孙子来公园,他能在太空主题游乐场玩耍,我能在智能步道刷步数,连买菜路过都要进来转两圈。”住在昌盛花园的李阿姨笑着说。
变化的不仅仅是公园。嘉北街道围绕友谊街、中山路、常秀街沿线汇聚的美食和生活商圈,建设都市生活文化圈,并串联水系、公园、绿道等生态资源,形成穆湖溪、新塍塘两条生态景观廊道。
“在提升百姓福祉上,我们主要侧重探索双龄共养、聚力文体共富,实现民生工作从‘有保障’向‘高质量’转变。”吴金荣说。
去年,嘉北街道民生事业支出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4.2%。今年,嘉北街道谋划了16项重点民生工程。
从传统产业到时尚秀带再到居民日常生活,嘉北街道以时尚为核,以产城人融合为脉,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答卷。未来,嘉北街道将继续锚定“时尚”主题,深化产业升级,加强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不断擦亮“时尚嘉北”这一新名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