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关注与热情
近日,记者在海盐幸福颐养康复中心见到了00后护理员陆文晓。2003年出生的她,在大学填报专业时,选择了护理专业。“起初父母希望我选择会计专业,但源于对老年群体的亲切感,同时也看好养老护理行业的前景,所以选择了护理学。”陆文晓说。
去年,小姑娘正式踏入“养老圈”,成为一名养老护理员。目前,陆文晓的每一天都忙碌而充实。她不仅要照顾护理老人的日常生活,还要精心安排时间和内容,让老人们参与各类活动。健康锻炼、日常健康监测、组织趣味活动……这些工作填满了她的日程表。凭借年轻人独有的朝气与活力,颐养中心内有了更多温暖与欢乐。
相比于初出茅庐的陆文晓,中大朗逸(海盐)养老服务中心的徐丽芳算得上“老护理员”了。1991年出生的她,2020年开始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目前是这家养老服务机构中最年轻的一线护理员,正跟随自己的师傅肖薛英提升专业护理实操能力。“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不是简单的给老人洗脸擦身、端衣送食,还要具备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徐丽芳说。
徐丽芳的师傅肖薛英拥有12年的养老护理经验。她告诉记者,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更需要一颗愿意付出、温柔体贴的心。“丽芳之前照顾过一位长期便秘的老人,需要进行人工取便,这对许多人来说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个女孩子。但她不仅没有丝毫退缩,还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这种敬业精神才是专业护理员必须具备的。”肖薛英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今年4月,徐丽芳主动报名参加双持证护理员技能培训,并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对徐丽芳来说,她的未来计划远不止于此。“和老人们相处时,我就像陪伴自家的爷爷奶奶一样,特别自然、亲切,这让我十分享受。”徐丽芳说。
亟需年轻力量加入
79岁的仇洪年更是将年轻护理员视为家人,晚饭后,她都会与几位年轻护理员相约在附近散步。“看到她们就开心,每天活蹦乱跳的,像我的小孙女一样。和她们在一起,心情、身体都变好了,现在我每天都围着养老院走三圈。”仇洪年说。
在海盐幸福颐养康复中心有限公司中心主任孙勤芳看来,推动养老服务队伍年轻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年轻人充满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不仅可以激发老年人对生命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在养老护理技能、设备操作和体力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孙勤芳说。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仍存在“三高三低”的普遍特征学历水平低、薪酬待遇低、职业认同低,平均年龄高、工作强度高、流动性高。
去年,百步银康养护院与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签订联合培养合作协议,接收和培养专业实习生,建立有保障的职业发展通道。目前,海盐持证养老护理员达591人,每万名老人拥有护理员24.75人,专业人才队伍初具规模。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还通过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根据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等级,每月给予200元至1200元不等的岗位补贴,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