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血色母亲河

    潮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于伟 陈岩明2025-05-11 13:12全网传播量1.7万
    00:00
    00:00
    015月11日母亲节,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与浙江省中医院推出“医者仁心,母爱无疆2025中华血液公益行”活动,联动多家医院专家为血液病患者提供健康指导。
    02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病专家周郁鸿教授分享了一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阿芳(化名)的保胎经历,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成功诞下健康女儿,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医学的力量。
    03一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母亲,在周郁鸿教授的治疗建议下,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步减少激素用量,最终完成股骨头置换手术,孩子恢复健康。
    04周郁鸿教授表示,并非所有血液病患者女性都不能成为母亲,只要与医生配合,可以将孕育新生命的危险尽可能降低,她基于几十个保胎成功案例充满信心。
    05活动现场,多位患者家庭向医生表达感谢,展现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通过共同努力战胜病魔的希望。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血液奔流于人体之中,自古被喻为生命之河。然而,近年来,随着血液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很多人的“母亲河”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母亲们便在这血色稀薄的河流中,挣扎着托起新的生命。

    5月11日母亲节,由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携手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医者仁心,母爱无疆 2025中华血液公益行——血液病患者关爱活动母亲节专场暨感恩母亲节十三周年大型公益活动”如约而至,并联动省内外多家医院的数十位专家,奔着“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这一共同目标,通过线上和线下向血液病患者提供科学、有用、全面的健康指导。

    作为公益活动的发起人,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病专家周郁鸿教授感触颇深:“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当很多人听到血液病时会感到好怕、绝望,但在我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一次又一次被具象化的‘为母则刚’所震撼。”

    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30岁的阿芳(化名)被确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了她的生命安全,医生不建议要孩子。可这要命的危险也阻挡不了她成为母亲的决心。看着年纪一天天见长,她想孕育新生命的期望也变得更迫切。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擅自停药备孕。然而,病魔哪会有半分怜惜,很快气势汹汹卷土重来。“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很多办法,很不容易帮她再次把病情稳定下来,没想到她这时怀孕了。同为女性,我对她想为人母的期待能感同身受。经过跟她和家人的多次交流,我们决定大胆试试一边治疗一边保胎。”周郁鸿说,虽已事隔二十多年,她依然记得阿芳每次拿化验报告时的提心吊胆,怀胎十月,每次的产检对于医生来说也如同闯关一般,一路小心翼翼保驾护航,直到顺利生产,一群人才长舒一口气。

    如今,阿芳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且事业有成,而周郁鸿与这一家也从医患成为了朋友。活动现场,阿芳夫妇给好朋友送来了节日鲜花。“并不是得了血液病的女性就肯定不能当妈妈,只是你们孕育新生命的道路比较艰辛,但只要跟着医生的节奏做好配合,我们有办法将危险尽可能降低。”周郁鸿的信心满满源自几十位保胎成功病例。

    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还有一些母亲,眼见子女的血象报告单上数字日渐凋零,她们恨不能将全身血液替换给病榻上的孩子。3年前,一位妈妈将15岁的儿子轮椅推进周郁鸿主任的诊室,孩子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长期大量激素应用后带来了严重的并发症——股骨头坏死。“我们家就这一根独苗,难道真没治了吗?这个家真得完吗?”母亲的眼睛通红,不知是熬夜所致,还是被孩子的血液化验单刺伤了瞳孔。

    周郁鸿看着轮椅上腼腆又丧气的孩子,决定通过中药联合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联合中药治疗,慢慢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剂量降下来,时间一周周过去,随着激素用量的减少,男孩发胖的身体在慢慢变瘦,睡眠、脾胃、免疫力等也都在逐渐好转。3个月后停用激素,在原方案巩固治疗中完成了股骨头置换手术。

    “从崩溃的边缘到努力抓住一线希望,有时是妈妈推着儿子来复诊,有时是妈妈代替儿子来复诊,我看着她学会了血液病很多复杂的医学术语,每天照顾孩子时精准把控各种药物剂量,在消毒水气味中计算着生存概率,却从未计算过自己付出的极限。而看到孩子重新健康地站起来了,就是母亲收获最好的礼物。”周郁鸿说着,眼眶有些湿润。

    血液病病房的窗外,四季更迭如常。里面的母亲们却似停留在永恒的冬季,守着她们的小苗,等待属于她们的春天到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