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队研发主动式胶囊内窥镜 有望革新消化道诊疗

潮新闻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刘璐2025-05-09 06:55全网传播量2.2万
00:00
00:00
01中国计量大学本科生团队研发主动式胶囊内窥镜系统,利用磁驱动等技术提升消化道疾病诊断效率。
02该系统可在±10cm范围内精准操控胶囊,消除检查盲区,显著提升检查准确性。
03团队研发的空间磁定位系统实现位置误差<1.5mm,姿态误差≈1.2°,为胶囊配备“北斗导航”。
04图像拼接技术通过创新算法合成360°全景图,为疾病诊断提供全面清晰数据。
05多位专家认为该技术将大幅提升患者检查舒适度及诊疗效果,有望成为消化道疾病预防与诊断的“利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计量大学一支本科生跨学科团队研发的主动式胶囊内窥镜系统,凭借磁驱动、空间磁定位及图像拼接技术,为消化道疾病诊断开辟新路径。

团队设计的主动式驱动器,利用外部磁场可在±10cm范围内对胶囊进行精准操控,使胶囊在消化道内的运动轨迹可控。相比传统被动式胶囊内窥镜,它能够灵活抵达特定检查区域,消除检查盲区,显著提升了检查效率与准确性。

主动式胶囊内窥镜。受访者供图

针对胶囊内窥镜在复杂人体环境中的定位难题,团队研发的空间磁定位系统,依托传感器阵列实现精准位姿确定,实现了位置误差<1.5mm,姿态误差≈1.2°,如同为胶囊配备了“北斗导航”。在图像拼接技术上,团队通过创新算法将局部图像自动合成 360°全景图,为疾病诊断提供全面清晰的数据支撑。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一直琢磨怎么让胶囊内窥镜更‘聪明’。这款主动式胶囊内窥镜打破了传统设备只能‘随波逐流’的困境。它能悄无声息地在消化道里移动,就像给医生派了个灵活的‘侦察兵’,哪里有病灶,就能精准‘定位’到哪里,还能把周围情况 360°无死角拍下来。”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大学计测学院王怡心眼中满是自豪,“尤其是在早期胃肠道癌症筛查上,这技术太关键了!它未来很可能会改写消化道疾病的诊疗‘剧本’,帮助更多患者。”

主动式胶囊内窥镜。受访者供图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伦理报备,即将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多位消化道领域专家认为,这款新型胶囊内窥镜将大幅提升患者检查舒适度及诊疗效果,有望成为消化道疾病预防与诊断的“利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龚渭华表示:“从临床实践角度来看,这项技术对于提升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生存率意义重大,我们十分期待它的进一步发展。”

“团队将继续深化合作,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加强仪器科学、几何量计量与医学交叉研究。在计量与医学协同发展的道路上,把每一个数据精度的提升、每一项技术的突破,转化为守护大众健康的坚实力量,真正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团队指导老师孔明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