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杭州本地人念对马塍路的“塍”?112家小店聚拢一路的烟火

潮新闻 记者 盛锐2025-05-08 23:01全网传播量4.5万
00:00
00:00
01马塍路是杭州最具烟火气的街巷之一,全长1370米。
02沿线共分布着112家小店,包括裁缝店、配钥匙店等,很多在新城区消失的小店在此都能找到。其中,老裁缝店已有近50年历史。
03马塍路上绝大多数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店,如水果店、理发店等。近年来,店铺种类增多,生活更便捷。
042017年起,西溪街道对马塍路进行提升改造,打造“烟火马塍”品牌。文三路路口集中大型餐饮店,王氏烧饼等受欢迎。
05马塍路上也有新业态,如烘焙店、咖啡店等。“筑梦烘焙”等小店通过创新产品等生存发展,法苑书店等老店新开,街区探索“烟火马塍·商铺联盟”新模式,期待更多商铺扎根。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聚拢来是烟火,摊开了是人间。这句话被印在马塍路沿线的小弄堂里。

马塍(chéng)这个难念的名字,因钱鏐曾蓄马于此而生。

南宋时,这里曾是杭州最大的花圃。

透过路口的玻璃罩,依旧可以寻见诗人赵汝譡笔下“旧闻城北有马塍,聚花成锦常留春”的盛景。

马塍路一直是杭州最有烟火气的街巷之一。

这条路上留存怎样的烟火往事?今天,不妨一起走一趟。

记者 盛锐 摄

112家小店聚拢一路烟火

最长的已扎根近50年

马塍路全长1370米,从天目山路到文二路,走一个来回不过三四十分钟。

道路不宽,仅两车道。来往的车不多,沿途的居民更喜走路,或者骑车。

淅沥的小雨,将沿途的悬铃木映衬着更加绿意葱葱。

2024年,辖区西溪街道曾做过统计,马塍路沿线共分布着112家小店。

记者 盛锐 摄

裁缝店、配钥匙店、家政店……很多在新城区早已消失的小店,在这里都能寻见踪迹。

甚至,还有一家书画装裱店。

“我们店是2000年前后开的,一开始在斜对面,更大一点。现在的店址也十多年了。”走进文苑装裱社,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墨香,店主李女士正悠闲地听着雨声。

从古至今,马塍路就是文人集聚的地方。李女士说,现在也有很多西泠印社的文人住在附近小区。“比过去生意肯定少一些,但还是很有市场的。”

在她的印象中,不少邻居小店,二十多年来变化并不大。比如门对门的两家水果店,再比如对面的理发店。“理发店来的比我早,有30年了吧。”

记者 盛锐 摄

开最久的当属马塍路8号的老裁缝店,这是一家“”在小区外墙里的小店。

店里,店主何伟强和妻子正操作着缝纫机,修补换季的春装。小店一侧,是一副万马奔腾的墙绘,新老马塍路在这里交融。

走进小店,不规则的店面,让三个人显得有些拥挤,而一面墙的纺线更突显年代感。

记者 盛锐 摄

“这是我父亲开的店,我继承了。”年逾五十的何伟强说,这家店已有近50年历史。“我父亲什么时候开的,已经不可考了,但在我手上都快30年了。”

老何刚接手的时候,马塍路沿途还有田地。“慢慢看着这里热闹起来。”

这些年来,路的格局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补衣服的价格也只是从3元涨到10元。“一年下来的收益,过过寻常日子正好。”

记者 盛锐 摄

老手艺、老店铺、老顾客

大多数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店

水果店、理发店、早餐店、家政店……马塍路上,绝大多数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店。

“今天老板出门了,我帮忙看几天店。”一位家政阿姨正在马塍路28号——一间由门卫室改造来的小店里等生意。

简单的白墙,配上蓝底白字的招牌,这家“家政介绍所”有20世纪90年代的风格,但其实是一家开业仅1年多的新店。

记者 盛锐 摄

店里摆放着三四张上下铺的床铺,这是供来这里的家政阿姨歇脚的。

看店的阿姨老家云南,刚刚完成一个居家单子。空窗期就答应来看店,“春节的时候很忙的,有四五十个阿姨,这两天基本空了,有小时工就去做一下。”

一位刚从小区里走出来的大伯,往介绍所里望望,没走进去。

大伯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路前些年改造过,好看也整洁了,不过沿线的店铺变化很小。

十多年前可能更多的是一些商超、水果店以及药店,现在反而种类更多了,大伯觉得生活也更方便,买菜买东西走几步就到。

记者 盛锐 摄

2017年起,西溪街道对马塍路进行了提升改造,打出了“烟火马塍”的品牌,沿途很多墙绘都凸显了这条路的烟火气。

在文三路路口,我们还看到了一块能勾起儿时回忆的黑板报。

这一期的内容是《五一出行热崩了》和《浙江省最新癌谱公布》。西溪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位居住在马塍路的居民所维护。“一位美工厂的退休职工,每周都来更新。”

周边居民介绍,这里原来还有一个开了几十年的修车摊。不过这两年师傅年岁大了,很少出摊了。

记者 盛锐 摄

承载了梦想和爱心

期待更多新业态在这里扎根

文三路路口,是马塍路最繁华的一段,大型餐饮店都集中在这里。

到了饭点,不少餐饮店里排起了长队。文三路农贸市场门口,入选米其林推荐餐厅的王氏烧饼也有不少顾客。

在它不远处,就是杭州第一家“外婆家”所在地。

从马塍路的一家小餐厅起步,“外婆家”历经21年的发展与壮大,现已将这份美味带到全国。

这样的梦想起航,在马塍路也有不少。

记者 盛锐 摄

马塍路1号,坐落着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实践基地。几家“无声小店”,从开业至今,潮新闻·钱江晚报一直关注。

上午10点多,“筑梦烘焙”里已有面包香,十余个品种的面包正逐步出炉。

去年九月,店主陈成辉从学弟学妹的手中接下了这家面包店。2012年毕业之后,这是他经营的第四家面包店,“这家是我在杭州的据点。”

记者 盛锐 摄

烘焙店、咖啡店,在马塍路上属于比较新的业态,也是非常卷的赛道,“筑梦烘焙”周围就有另两家面包店。“压力是大的,但也激发着创意。”

在陈成辉看来,面包店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推出新品。“日常我也会去报班学习,也会去别的店里观摩。保证每个月三四款新品。”

陈成辉希望可以一直将小店开下去。“每天晚上我也会将产品带到吴山夜市去买,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们。”

记者 盛锐 摄

“筑梦烘焙”的对面还有一家法苑书店,门头上“老店新开,重操旧业”的大字,很是引人关注。

这是一家开了20余年的“新店”。店员介绍,这也是杭州唯一一家法律专业的书店。“这是店主自己的店面,2004年左右搬到这边。去年本来想转让的,但一直没物色到合适的下家,4月初考虑了一下还是继续开了。”

店员在店里比划,这里曾经是一卡车一卡车运来的法考教材,那里是一排排的法律书籍……“我记得有很多在我们店里买了教材,成功法考上岸的孩子,也会来店里报喜。”

如今老店新开,店员笑了笑说,虽然受互联网冲击很大,但总有一批读者喜欢线下店。“活下去,没问题。”

记者 盛锐 摄

在马塍路上,记者也注意到,很多店门口挂着“商家联盟”的标牌。

“这是我们探索的一种街区式治理新模式。”西溪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街区组建“烟火马塍·商铺联盟”,为商铺提供“组团式”赋能,比如通过举办主题市集,邀请商户参加,展示自己的特色产品,同时通过优惠价格吸引更多居民参加,实现“商户拓客、居民普惠”。

同时,商铺联盟定期开展“每周一议”,社区、商铺、居民、联建单位和职能站所代表等共同参与。“我们期待更多商铺可以在街区扎根,让商家和居民都能在满满的烟火气中收获幸福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39)
寒江雪 · 05-08 23:51 · 浙江宁波回复7
杭州马塍路,这条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传统裁缝店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小店,承载着岁月的温度与生活的记忆,而新业态的加入,又为其注入新鲜活力,既保留了老杭州的韵味,又紧跟时代步伐,让马塍路始终散发独特魅力。
潮新闻小编 · 05-09 01:01回复2
城市繁华里,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潮客_w4200 · 05-08 23:48 · 浙江杭州回复5
马塍路的历史底蕴和烟火气,是杭州不可多得的文化符号
潮新闻小编 · 05-09 01:01回复
来杭州必打卡!
风帆666 · 05-09 10:30 · 浙江杭州回复
马塍路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脚步 。
潮客_r3qtmh · 05-09 07:09 · 浙江杭州回复
匆匆走过多少回,都没有去仔仔细细留意这些宝藏店铺
潮客_x83ijh · 05-09 02:09 · 浙江杭州回复
希望未来的马塍路,能继续承载更多人的生活梦想
橙子红了 · 05-09 01:48 · 浙江杭州回复
还真是老读错
潮客_wdtk3f · 05-09 01:47 · 上海回复
不会念
酷阿淼 · 05-09 01:39 · 浙江杭州回复
万马奔腾的墙绘配老裁缝店,这反差萌我喜欢
潮客_24qwxe · 05-09 01:34 · 浙江杭州回复
吃货们必须来打卡这条美食之路!
潮客_se4mhi · 05-09 01:29 · 黑龙江哈尔滨回复
这条路的提升改造,很好地平衡了传统与现代
潮客_anevzo · 05-09 01:20 · 北京回复
杭州本地人念对马塍路“塍”字的有多少?一百一十二家小店,如繁星般点缀,烟火气十足。
良夜goodnight · 05-09 01:19 · 浙江杭州回复
马塍路真是宝藏地,每家小店都藏着故事!
潮客Jzh · 05-09 01:18 · 浙江丽水回复
南宋杭州最大的花圃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