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竹签船票退出历史舞台,温州这张旧船票让人恋恋不舍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州中心 许雅晶2025-05-08 00:53全网传播量286
    00:00
    00:00
    01自今年5月1日起,瑞安飞云渡全面实行无人售票,竹签船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引发市民怀旧打卡热潮。相关视频走红网络,200多人前往打卡,100多人留言表达不舍。
    02飞云渡竹签船票停用后,乘客可选择投币、刷市民卡、手机扫码支付等方式购票。这一变化让许多老一辈人感到失落,认为竹签船票承载着他们的乡愁和记忆。
    03竹签船票已在飞云江使用了近一个世纪,见证了船票价格的变迁和两岸交通往来的无数故事。民国初年,实业家项湘藻的女婿沈公哲发明了竹签船票,如今将入馆收藏。
    04温州渡口数量大幅减少,从2007年渡口整治前的320处减少到目前的40个。这一变化反映了水路变迁和桥梁兴建对渡口的影响,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05竹签船票停用是出于成本考虑和现代支付方式的需求,原来的售票员将转岗为检票员,协助老年人投币、扫码支付。这一变革虽然让一些人感到不舍,但也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时光流转,瑞安飞云渡码头,涛声依旧,那张传承百年的竹签船票,却再也无法登上客船。

    自今年5月1日起,飞云渡全面实行无人售票制度,竹签船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消息传出后,当地市民纷纷前往打卡,相关视频也在网络平台走红。

    200多人奔赴打卡

    近日,一则在飞云渡打卡竹签船票的视频引发大量关注,视频中,博主紧攥一根泛黄竹签来在投签箱前,随着“咚”的一声轻响,这根烙着红印的船签滑入箱体,完成了最后使命,再配上“涛声依旧”的背景音乐,瞬间引发许多人的渡轮记忆。

    供图:瑞安市融媒体中心

    100多人留言表达不舍,网友“影”回忆,小时候买竹签票,扔到大铁桶里发出闷响,紧接着就听到船鸣笛,就得抓紧跑。还有人分享说,以前去对岸的瑞安五中上学,轮渡是他们每天必经的路程。

    70岁的王阿婆特意选在旧船票停用前去坐一趟船,“这竹签(船票)啊,用了大半辈子突然没了,还真有点不舍。”王阿婆家住码头附近,与轮渡有着不解之缘,年轻时,靠着在船上卖五香干补贴家用,后来女儿嫁去了对岸,她常常坐船去看望,那根小小的竹签船票,不经意间成了亲情的纽带。

    供图:瑞安市融媒体中心

    如今竹签船票停用,据瑞安轮船公司公告,5月1日起,乘客可选择投币、刷市民卡、手机扫码支付等方式买票乘船。

    得知这个消息,王阿婆有些失落,“现在手机‘滴’一声就过闸,但‘咚咚’的投签声才是我们这代人的乡愁。”

    瑞安市轮船有限公司副经理黄瑞成明显感受到,停用前一天,来坐船的年轻人变多了。“那天卖了200多张票,比平时多了一倍,多了很多年轻人,有些人是第一次买竹签票,觉得很新奇,也有人是为了纪念。”

    黄瑞成坦言,对于竹签船票,他内心同样充满不舍。从业二十多年的他,在飞云渡,卖过竹签票,也检过票,票价从几毛到现在的2块钱,一根小小的竹签,在手中来来回回,不仅见证了他职业生涯,也承载了两岸交通往来的无数故事与回忆。

    一根竹签里的百年记忆

    “从前慢,一签一渡一生涯。”竹签船票已在飞云江使用了近一个世纪。

    黄瑞成介绍,民国初年,实业家项湘藻创办通济轮船公司。他的女婿沈公哲从码头搬运工人用竹签计件中得到启发,叫人把竹子制成竹签,还在两端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并用火印烙上“通济轮船公司”六个焦黑的字作为防伪标志,竹签船票就此诞生了。

    供图:瑞安市融媒体中心

    竹签船票沿用至今,外形几乎没有变化,分全票和半票两种,全票的竹签两头涂有不同的颜色,半票的竹签全身涂着同一种颜色。此外,为防止逃票,竹签还根据不同颜色,还分为早、中、晚三类。

    “过去,一颗鸡蛋换一根竹签,一根竹签坐一趟船。”黄瑞成介绍,竹签见证了船票价格的几多变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至解放前夕,拿一两个鸡蛋便可换一根竹签,到后来,大米、白豆、红糖等实物也可交换。在最繁忙的时期,一天最多可以卖出五六百根。

    竹签船票将入馆收藏

    竹签票的退场,是时代必然的步履。

    黄瑞成表示,停用竹签票更多的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如今坐船的人越来越少,竹签也跟不上现代的支付方式,经过综合考量,公司决定取消竹签船票,采取无人售票模式。原来的售票员将转岗为检票员,现场协助一些老年人投币、扫码支付。公司也会在现场准备一些零钱,方便市民兑换。

    供图:瑞安市融媒体中心

    停用后的1000余根竹签船票将经过整理、消毒保存,等飞云江南岸的历史文化展览馆二楼建成后入馆收藏。

    飞云渡的浪花依旧拍打着石阶,隐入江雾的竹签票,未来将化身为文化信使,在博物馆的聚光灯下,继续讲述关于河流、码头与人的故事。

    【新闻+】

    温州18年渡口数量减少280个

    曾几何时,摆渡人摇着桨在河道上穿行,是江南水乡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随着水路的变迁、桥梁的兴建,不少渡口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记者从温州市港航部门获悉,在2007年渡口整治工作开展之前,全市总计有320处渡口。截至目前,全市现存40个渡口,其中内河渡口25个,沿海渡口15个。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温州举办助企稳岗招聘会 发布1500多个岗位
    浙报聚焦|这个“五一”,温州唐风宋韵玩出新花样
    浙报聚焦|“无声摊位”有情人间 瑞安夜市为残疾人设固定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