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报读书会报名丨《陈映真的第三世界》:在边缘地带看见未来世界

潮新闻 记者 方涛2025-05-07 09:21全网传播量4354
00:00
00:00

《面摊》《苹果树》《山路》《夜行货车》《将军族》……著名作家、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陈映真的作品曾为无数读者打开了一扇进入台湾文学的窗口。

而作家身份之外,作为思想家、出版家、政治经济学家、画家的陈映真还留下了庞大的文化遗产,以待后人的关注和研究。

5月12日19:00,钱报读书会特别举办《陈映真的第三世界》分享会,将在文字里浙版书店(武林路921数字文化产业园区裙房二层)举行。

本书作者,著名学者,台湾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荣誉教授陈光兴将与浙江大学教授、评论家翟业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贺照田,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绩一起,探索陈映真笔下勾勒出的“第三世界”思想路线。

陈映真本人曾坦言,鲁迅给了他一个祖国。鲁迅对其的影响是命运性的。在文字上,鲁迅的语言、思考,都给予他很大的影响。

《陈映真的第三世界》回溯了陈映真文学中的五个文本:《乡村的教师》(1960)、《铃铛花》(1983)、《山路》(1983)、《赵南栋》(1987)、《当红星在七古林山区沉落》(1993)。显示了陈映真强烈的内在精神动力。

五四以降,与“西方”对话,在无形中已然成为文化领域的“紧箍咒”。而面对全球化时代,亚非拉在废墟中悄然崛起,主导着世界的未来。陈映真的文字与思想打开了通往第三世界的道路,并挖掘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第三世界思想资源。

正如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赵刚所言:“陈映真文学在一个很根本的意义上是不分前后期的,只因打从一开始,他就是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第三世界的、理想主义的位置而写作。”

下周一,一起来钱报读书会,让我们追随陈映真的文字与思想,探寻处在文化边缘地带的“第三世界”。现场还有机会获得作者亲笔签名,我们不见不散!

报名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我要报名】

报名二维码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读者群,获取更多读书会资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