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引领课堂革新 名师送教助力教育共富!

潮新闻 共享联盟·上虞 毛锐2025-05-07 08:58全网传播量763
00:00
00:00
01近日,夏丏尊小学举办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旨在落实新课标要求,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02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李烨挺老师作首场观点报告,提出构建有温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03倪志芬与章骏君两位老师通过多元化活动展现新教材设计理念,为乡村教师提供生动范例。
04倪志芬老师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章骏君老师注重课程多磨多改,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05浙江省特级教师经建美总结指出,送教下乡是教学经验的传递,更是教育理念的共鸣,呼吁城乡教研联动,推动教育共富。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如何把爱种在细节里……”近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经建美省、市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夏丏尊小学举行。

活动旨在落实新课标要求、探索一年级新教材教学策略,以名师引领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观点报告、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等形式,深度剖析“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背景下的课堂转型路径,助力实现“教育共富”目标。

活动现场,金课频出,名师频现。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李烨挺老师以《把爱种在细节里——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外的温度构建》为题,开启首场观点报告。

在课堂教学展示环节,上虞区鹤琴小学教育集团天香校区的倪志芬老师与柯桥区马鞍镇中心小学的章骏君老师分别执教一年级下册《1.2学做家务活》的第一、第二课时。两位教师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劳动实践等多元化活动,将家务技能学习与责任意识培养有机融合,展现了新教材“知行合一”的设计理念,为乡村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生动范例。

如何更好的打造精品课程?好的课程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倪志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在课前就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发现班级班风活泼后迅速改变原导入环节,以五页课件的“轻说教,重实践”带领学生们在互动中完成授课目标;章骏君老师则更注重好的课程应当多磨多修改,以更加清晰流畅的上课流程,在学生的课堂反馈中找到更适合每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授课方式。

名师工作室成员听课教师们分工明确,分别就课程每个阶段花费时间、学生在授课阶段的对应反应以及授课过程中值得借鉴的环节进行记录,以便在后期的“磨课”研讨环节有着更加明确的参考依据。

“问题导向稍稍发生一点偏移,与教材编者的设置意图就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更注重细节。”随后的研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三新”背景下课堂优化策略展开热烈讨论。浙江省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导师经建美在总结点评中指出,送教下乡不仅是教学经验的传递,更是教育理念的共鸣。乡村课堂应立足学生真实生活,以“小切口”实现“大育人”,让道德与法治课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土壤。呼吁通过城乡教研联动,推动教育资源互补共享,为教育共富注入持久动力。

“孩子们将张贴着家务劳动照片的苹果贺卡带回家中,也是将自己的快乐和本领带回家中。”此次活动是浙江省名师工作室深化教育帮扶、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又一实践。未来,经建美名师工作室将继续以“三新”研究为抓手,通过送教、联研、资源共享等形式,赋能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