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蛇年开春,来自杭州的科创力量火遍全球。站在时代风口,首次夺得“科技创新鼎”的钱塘区,制造业体量杭州最大,正展现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盎然春意。
为此,浙报集团杭州分社联合钱塘区委宣传部推出《AI走读钱塘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触摸一座产业新城创新发展的强劲律动,最后一期走进杭州浩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衣食住行,衣为首。当我们身着不同色彩、质感各异的衣服时,可曾好奇过,一块面料的前世今生?
在杭州钱塘(新)区义蓬街道,走进杭州浩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然纺织”)厂区,车间内,楼上数据飞速流转,楼下机械臂精准挥舞、白色坯布上下翻飞、色彩绚丽的纺织面料整装待发;车间外,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货车,分散在各个地方装卸货物……
“这些面料中的80%最终会被做成衣服,销往全球市场。”望着眼前往来穿梭的货车,浩然纺织总经理邵诚说,“身为一家从事面料染整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企业,浩然纺织的日产量可达280余吨,去年实现产值5.1亿元,今年有望突破8亿元。”
染整工艺是现代纺织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决定着面料的功能性与时尚表现力。去年,凭借在面料染整领域的突破与创新能力,浩然纺织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荐为行业十家重点拟上市公司之一。
“从一块面料开始,让传统产业不传统。”作为从硅谷回来的浙商二代,邵诚正以国际化视野与创新思维,重新定义纺织制造的“传统”边界。
潮新闻 吴鑫 摄
从硅谷走进车间
对于邵诚来说,201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26岁的他,刚从美国硅谷回国,便踏入浩然纺织的印染车间。
不平凡,在于企业刚迎“破茧重生”——彼时,母公司明盛集团关停原先重污染的化工生产线,引入国际先进的纺织印染设备,一退一进间,浩然纺织应运而生。
当新人遇见新企,绝大多数情况,手足无措是一种常态。“一开始,连针织与梭织的种类都分不清。”邵诚坦言,面对全然陌生的纺织领域,起步阶段企业交了不少“学费”,“比如,因对生产流程不熟悉,工厂生产的首批产品稳定性欠佳。”
如何开启“从0到1”的探索?在邵诚眼里,父辈身上的围垦精神,始终激励着自己前行。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邵建明从萧山颜料化工二厂的乡镇企业起步,依托23亩土地、几间平房及20万元财政贷款,逐步建立起全球颇具规模的染料中间体生产商之一——明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为突破困局,邵诚一边系统钻研纺织工艺原理,夯实理论基础;一边深入车间,熟悉设备操作及生产流程……以刀刃向内的决心与行动,渐渐敲开纺织行业的大门。“敲开大门的过程,也是靠磨出来的,不仅要时间,还有磨合。”邵诚笑着说。
拿管理理念来说,以往,工厂实行客户进厂跟单制度,允许客户进入工厂查看其货物的生产流程及质量标准,有问题当场提出、当场解决。但在邵诚看来,客户频繁进厂“挑刺”,会干扰工厂的生产节奏,进而降低整体生产效率。
“不过,在这样的磨合之中,我学到的重要一课是,客户信任是制造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企业不仅需要赢得客户信任,还需要持续建立并巩固信任。”邵诚说。
经历了磨合的过程,邵诚找到回国之初的创业锐气和热忱,更沉淀出深耕实体经济的笃定与信心。如今的浩然纺织,在其面料终端客户中,不乏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通过参与全球竞争,积极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潮新闻 吴鑫 摄
插上创新的翅膀
在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受追捧的当下,很多人眼中的纺织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但在邵诚眼里,传统产业并非落后产业的代名词。
探寻浩然纺织的发展脉络,对技术的不懈追求,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突围方向之一。近日,在浩然纺织一分厂车间门口,一批大容量国产新染缸即将“上岗”。“接手企业至今,像这样的设备更新,每年都在陆续进行。”邵诚介绍道,去年以来,浩然纺织已累计投入1.6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与工艺革新。
纺织印染,形象地来讲,就如同把白色布料放入有色洗衣机,经反复染色、洗色,直至布料达到标准。但这一过程受布种、配方等因素影响,染色能否一次成功,直接关乎染布效率。
“为此,我们给生产装上了‘超级大脑’。”邵诚说,通过打通化验室滴液系统、测色系统与生产管理平台的数据壁垒,大幅减少了传统生产中的试错环节,实现配方精准调控,提高产品染色一次成功率。
走进浩然纺织的智能控制中心,现代化生产图景赫然映入眼帘:工人仅需轻按几个按键,楼上实验室配好的颜色数据瞬间直达楼下车间,并同步至生产终端。随着指令下达,智能供料系统随即启动,染布所需的水与料浆,便在染缸上方不同颜色的金属管里迅速流动,最后精准注入对应染缸,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硬件“大脑”之外,邵诚深知真正的智慧还蕴藏在生产线上。通过绩效激励、定期培训等举措,一批深耕印染领域多年的老厂长,成为浩然纺织内部创新的“一线智囊团”。
在浩然纺织的砂洗车间,一分厂厂长沈强仅用一年,便将砂洗产能从日均25吨提升至40吨。目前,46台高效运转的智能砂洗设备,共同构成了萧绍地区规模最大的针织砂洗产品基地。
“砂洗工艺在纺织品处理中应用广泛,像传统梭织面料均可通过该工艺实现一些特殊效果。”拿起一块砂洗空气层面料,邵诚自豪地说,“但我们的核心突破在于针织砂洗技术,它拥有了远超传统针织产品的独特柔软触感,一经推出便在运动服饰市场备受欢迎,去年订单量同比增长30%。”
材料创新、制造创新、产品创新……浩然纺织正以创新之钥,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大门。
潮新闻 吴鑫 摄
向高端跃升的底气
从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看,纺织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敏感型产业,绿色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绿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邵诚说,浩然纺织是“杭州市绿色工厂”,近年来,企业的含“绿”量不断提升:引入大容量、高效能染缸,实现单位用水量降低40%,能耗减少25%;对定型机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升改造中水回用系统……以技术工艺革新,以生产流程再造,浩然纺织实现减碳降碳的新突破。
于浩然纺织所在的钱塘区和义蓬街道而言,其正在通过“阳光雨露”的滋养,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扎根十多年的企业,日常只要我们有需求,就会有干部第一时间对接服务。”邵诚说,此前,义蓬街道主动开出环保“体检清单”,从专业角度给出相关整改建议和指导,以资金补贴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升级支持。
为了实现新一轮的转型跃升,邵诚还将目光瞄向高校。“钱塘坐拥浙江最大的高教园区,我们围绕纺织产业设备的现代化以及环保提升等课题,与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邵诚表示,14所高校的“智库”资源,将极大助力企业不断突破产业发展的“天花板”。
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也倒逼着浩然纺织促进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大胆探索整合采购、印染加工及销售环节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动产业链形成竞争优势。”邵诚说,去年浩然纺织产值同比增长10.7%,亩产税收位列钱塘区纺织印染行业前列。
从高端、智能和绿色出发,深耕行业满十年的邵诚,对纺织也有了全新的理解——纵观纺织行业的千年发展史,人们始终在探索其生产力革新的本质路径,从远古时代的兽皮蔽体,到传统棉麻织物,再到今天的现代碳纤织物,每一次面料更迭都在证明:纺织一直都在涌动着强劲的创新势能。
“行业的发展图谱,需要用创新染料重新‘着色’。”谈及未来,邵诚认为,纺织业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是对产业未来的精密编织。当色彩斑斓的布匹倾泻而出、监测屏上能耗曲线不断跳动,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正以数据与机械的同频共振,为传统制造业写下全新的时代注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