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无疑是热门话题。5月6日,温州市文旅部门发布的一则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截至5月5日12时,全市纳入监测的A级旅游景区开放80家,共接待游客5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3.27%,居前三的景区分别为永嘉楠溪江风景名胜区80.83万人次(同比增长28.79%)、乐清雁荡山风景名胜区76.68万人次(同比增长20.02%)、苍南炎亭景区33.86万人次(同比增长68.51%)。
苍南县炎亭风景区。图源:温州市文旅局
与往年不同,今年温州各地除了推出千余项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还开启了“一张机票游温州”促销活动。全市A级景区人潮涌动、消费井喷,游客在奔赴山海间尽享人间烟火味,“世界的温州”在提级升阶中坐拥繁华五月天。
在全国旅游市场一片火热的情况下,温州做为浙江经济大市,文旅市场有哪些新特点?游客与温州“双向奔赴”的背后,是哪些文旅新场景吸引了游客?
新潮味:国潮IP破圈,年轻人“为体验买单”
“五一”期间,宋韵爱好者赵先生连着几天带家人打卡江心屿景区,他直言,步入焕新后的江心屿,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宋韵星河的“任意门”。青砖黛瓦间,谢灵运的诗笔仍在芝径云堤上流淌,而转角处“说书台”的惊堂木一响,又把人拽入《东京梦华录》的市井长卷——这方寸之地,竟将千年文脉与人间烟火熔铸得浑然天成。
漫步江心屿景区,处处可见对文化DNA的深度解构与重组。“江心屿焕新绝非简单的场景翻新。”鹿城区文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江表示,江心屿以建筑集群升级为基底,植入宋文化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创新表达,让千年斗城的历史底蕴“活”起来、“潮”起来。
近年来,国潮风也刮到了旅游市场。传统景区如何玩出新花样,吸引年轻人来打卡?以国潮玩法解锁消费成为新热点,位于永嘉三江街道的瓯窑小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坦头窑遗址所在地。假期里,瓯窑小镇结合复刻建起的40.5米新龙窑,化身国潮乐园,打造亲子市集,魔力投环、冰晶寻宝、火焰挑战等,既有穿越千年的文化市集狂欢,又能沉浸式打卡哪吒IP的装置与互动游戏,还能玩转瓯窑泥巴。“五一”期间瓯窑小镇客流量达4.6万人次,营业额约50万元。
洞头区望海楼。图源:温州市文旅局
此外,文成百丈漈依托电影《哪吒2》IP,打造“魔童闹海”沉浸空间,游客可参与互动剧情、购买限量版国潮手办;平阳坡南街以“民国银票”为线索,推出沉浸式剧本游;洞头望海楼景区的“国潮美学”与仙叠岩“仙境之旅”双线联动,“天上宫阙+海上仙山”的IP组合美不胜收。
“国潮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让年轻人用喜欢的方式触摸文化。”温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期间,汉服租赁、剧本游、国潮市集等二次消费占比明显提升,年轻客群增长较快。让传统景区的业态活起来,人气才能火起来,新潮味无疑带来了年轻活力的文旅新风尚。
乡土味:乡村文旅“出圈”,小城镇变身“打卡地”
在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温州的山江海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逐渐成为游客的重要打卡地,也是温州文旅的“隐藏王牌”。
“五一”假期前夕,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也推出温州周边乡村慢游系列攻略。走进永嘉,美丽田园、沙岗粉干、精品民宿、竹筏漂流、永嘉麦饼等具有乡村气息的“土特产”成为旅游的主打吸引力产品。在永嘉镬炉村,田家莫上隐民宿举办第三届开镰节,为游客带来落日音乐会、微醺小酒馆、麦田艺术展等内容,还能体验丰富的农事活动,品尝时令美食,感受“归园田居”的悠然生活。游客梅女士带着孩子体验竹筏漂流,她说:“吃麦饼、逛古村,隐匿在田园里,这才是真正的慢生活。”
营造归园田居生活环境。图源:永嘉发布
温州各乡镇铆足劲,深耕“微度假”场景,让乡村旅游有了更多体验感。乐清市柳市镇鳐鱼嘉年华以“鳐”为媒,推出四大主题板块——“鳐味寻鲜”解锁深海至味、“鳐约黄华”再现渔港风情、“鳐望瓯潮”演绎非遗新篇、“鳐看好戏”集结民俗演艺。泰顺筱村公社打造“爱丽丝花海秘境”,吸引众多亲子家庭。“过去总觉得旅游要出远门,现在发现温州本地就有这么多新玩法。”市民周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本地游”火爆的根源。
乡村美食、乡村文旅活动在市民的朋友圈里不断刷屏。龙港舰艚音乐市集将非遗米塑与海鲜烧烤结合;苍南168海岸线推出“潮玩+环保”主题活动,有游客笑称“海边人比浪花多”;瑞安北麂岛举办环岛越野跑,参赛者边奔跑边打卡,“体育+文旅”模式带动周边民宿满房。
“乡村不再是观光的‘背景板’,而是主舞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任陈章纯认为,通过挖掘乡土资源,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共富资本”。随着文旅市场下沉,景区业态多样化,非遗工坊遍地开花、民俗节庆重焕生机,乡村凭借独特的在地文化魅力,正从游客镜头里的匆匆掠影,逐步转变为沉浸式体验的目的地首选。
科技味:数字赋能,旅游进入“未来模式”
数字科技的发展,为旅游带了全新的体验。雁荡山景区推出潮流破圈新玩法,让机器人、机器狗驻点在云端拾光、屏霞轩等网红业态处及大龙湫、灵峰等核心景区,开展多元化迎宾服务、互动表演,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当机器人用方言向游客问好,机器狗在灵峰景点表演舞蹈,科技感十足的互动让游客感叹。
数字科技的神奇“复原”功能,也让游客更为沉浸式地穿越历史。位于鹿城的曹湾山遗址推出“陶器奇妙游”,游客通过AR眼镜“穿越”到四千年前,亲手“制作”陶器,文创冰淇淋“四千年前一粒米”成为爆款。在南塘河里,塘河夜画2.0正在上演,数字光影将千年塘河故事搬上水面,让千年塘河的故事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科技让演艺生活更为丰富。温州各县(市、区)精准把握夜间消费趋势,利用声光影等技术,创新打造主题演艺集群,有机联动住宿、餐饮、文创等配套业态,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热度不减,形成“演出+酒店+After Party”月光经济圈。
平阳顺溪古街。图源:温州市文旅局
洞头的“向洞头”海上船体演艺秀用“科技+光影”带来沉浸式享受,深入挖掘洞头历史和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欣赏演艺节目的同时感受洞头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瑞安寨寮青空景区以极光秀和全息魔术引爆夜间经济。“科技让文化‘活’起来,也让游客停留时间更长。”雁荡山景区运营负责人透露。“数字化、文韵足、年轻态”三位一体的智慧旅游新生态逐渐兴起。
近年来,浙江全省联动,努力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优化和扩大文旅产品供给,丰富文旅消费业态,释放文旅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文旅消费需求。无疑,这个假期,温州也在抢抓文旅+科技浪潮的新机遇。
雁荡山悬崖咖啡。胡安明/摄
在浙江“文旅内卷”的赛道上,今年,杭州继续以西湖吸引大流量,衢州市政府食堂开放给游客的做法也赢得好评。温州用国潮对话年轻人,用科技连接未来,用乡土留住乡愁,更用“一张机票”打开全域旅游新格局。当外地游客与本地市民在山海间“双向奔赴”,期待温州文旅书写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