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再度刷新了火爆记录。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文旅市场强势复苏,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根据OTA平台显示,这个“五一”长线游目的地表现亮眼,亲子出游和携宠出游的数量增加。同时,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30%,农耕体验、“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
超长线旅游升温 “遛娃”“携宠”成大热趋势
根据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这个“五一”假期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重庆、南京、武汉、深圳、西安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这其中有不少入选城市常年“霸榜”。由于“拼假潮”的原因,不少超长线旅游也急速升温,青海、新疆、宁夏、甘肃等长线目的地的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去年呈现1-2倍的大幅增长。
“娃”和“毛孩子”,成为“五一”假期两大关键词。不少OTA平台推出亲子配套服务、宠物友好服务,来抓住市场的新需求。
平台数据显示,历史人文与自然类目的地正取代传统游乐场,成为亲子出行新选择。内蒙古、山西、新疆亲子主题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100%,山西平遥古城门票订单量增长翻倍,朔州应县木塔门票同比增长175%。
“毛孩子”经济同样涨势惊人:高铁宠物托运试点同步开启,东航新推出的人宠同舱服务,携程平台上全国宠物友好酒店数量扩容近20%,推动五一期间宠物友好酒店订单量实现超3成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从“遛娃”到“遛宠”,消费市场正在细分赛道上挖掘新增量,未来目的地配套服务创新将成为竞争关键。
图片来源:新华社
诗词换门票 “国潮热”席卷全国
“五一”假期,国潮文化深度渗透旅游市场,非遗主题游搜索量暴涨,相关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32%,其中“非遗+研学”产品在亲子游市场占比显著上升,景德镇陶艺体验、苏州缂丝工坊等日均接待量超千人次。
多地景区将传统文化融入惠民政策:江西滕王阁、龙虎山、四川剑门关分别推出背诵《滕王阁序》《道德经》《蜀道难》免门票活动,湖南岳阳楼每日开放300个背诵《岳阳楼记》免票名额。国潮演艺类目的地持续领跑,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横店影视城、琅琊古城假期演艺类客流排名靠前,中国唐城(襄阳)影视基地五一票量同比翻番。网友戏称:“白天背诗换门票,晚上看剧学历史,这届游客主打“文化特种兵”。
与此同时,古城古镇借力国潮逆袭,古镇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三成。石家庄正定舞龙、唐山互动街区、安徽查济古镇打铁花表演等“古镇+非遗”的项目,都出现了流量激增的情况。
图片来源:新华社
多元场景激发入境游活力 农耕文化、“中国购”出圈
这个假期迎来了一次出境游和入境游的“双向奔赴”。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两成,热门出境目的地有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文化体验与多元玩法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动力。据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重庆、杭州、珠海、西安、青岛等城市跻身热门目的地榜单。
如今境外游客体验中国,需求向深度与品质进阶。数据显示,五一“当地美食体验”玩乐品类订单量同比去年节假日增长6.8倍,成为跨境文旅消费新热点。此外,海外游客对文化深度体验的探索已延伸至生活方式领域。成都作为热门入境游目的地之一,其川菜烹饪课程精准锁定中国美食文化爱好者,通过“菜市场采买+烹饪教学+餐桌呈现与品鉴”的全流程产品,吸引了大量海外美食爱好者,进而带动更多在地美食体验品类整体订单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来沪扫货”“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等话题引爆五一社交圈,免签政策、中国的离境退税政策等激发了外国游客的“中国购”旅游+购物模式。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和6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