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以99年前这个浙江人为原型的原创话剧《京报》,即将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潮新闻 记者 沈爱群2025-05-05 10:41全网传播量5.9万
    00:00
    00:00
    01“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近日开幕,本次展演活动将在举办形式上创新,演出地点从北京拓展至四川乐山。
    02原创话剧《京报》以新闻界先驱邵飘萍为原型,将于即日起至9月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该话剧去年首演成功,是讲述邵飘萍事迹的首部登上戏剧舞台的作品。
    03自2015年创办以来,“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始终秉持立足人民、守正创新的宗旨,聚焦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
    04本次展演围绕“原创戏剧,时代共鸣”主题,设立“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和“高校展演月”三大核心板块,15部大剧场剧目和10部小剧场剧目将双城上演。
    05邵飘萍是中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人们正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包括参观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设立“飘萍奖”、命名飘萍路等。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日,“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在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开幕。和以往不同的是,展演活动将在举办形式上实现创新突破——即,演出地点将从北京拓展至四川乐山。

    原创话剧《京报》,将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其中,以中国新闻界先驱邵飘萍(浙江东阳人)为原型的原创话剧《京报》,将于即日起至9月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

    原创话剧《京报》海报

    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是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举办的一项全国性戏剧演出活动。自2015年创办以来,展演活动始终秉持立足人民、守正创新的宗旨,讲好中国故事,聚焦新时代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集结和展示中国原创话剧风采,被誉为中国原创话剧的“风向标”。

    “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中央戏剧学院特邀主办。本次展演围绕“原创戏剧,时代共鸣”主题,特别设立“北京主单元”“乐山展演月”和“高校展演月”三大核心板块。

    和《京报》一样,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15部大剧场剧目和10部小剧场剧目,将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具体演出情况为:5月-8月,《京报》将和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话剧系列”作品《春逝》等九部作品一起,先后登上国家话剧院剧场、国家大剧院与首都剧场的舞台;在5月10日—6月10日的“乐山展演月”期间,《京报》将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纪录式戏剧《了不起的你》等四部作品一起,先后在乐山夹江剧场、乐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乐山沫若剧场上演。

    《京报》,讲述了怎样的邵飘萍

    《京报》,是去年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上唯一一部群众性戏剧作品,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打造。

    2024年6月18日,在国家话剧院的舞台上,《京报》成功首演。

    话剧《京报》剧照

    年逾七旬的邵澄,是邵飘萍嫡孙,也是话剧《京报》顾问。5月5日,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潮新闻记者在邵澄那儿确认了《京报》即将在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的消息。

    他告诉记者:“今年是祖父牺牲99周年。在公众眼里,邵飘萍是当时白色恐怖下新闻界的一个斗士。‘布衣将军’冯玉祥曾经夸赞:‘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

    作为中国现代新闻业先驱,邵飘萍被誉为“新闻全才”。1918年10月,邵飘萍创办《京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党员。

    《京报》反帝反军阀旗帜鲜明,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26年4月26日,传奇报人、革命志士邵飘萍被奉系军阀杀害。2021年6月,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北京的革命活动旧址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修缮一新后对外开放。

    北京魏染胡同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 沈爱群 摄

    原创话剧《京报》,是国内首部以邵飘萍创办《京报》的事迹为原型、登上戏剧舞台的作品。其时间跨度,刚好是1916年邵飘萍赴京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至1926年以身殉报、为国捐躯的十年。

    就在话剧《京报》中,我们听到了邵飘萍穿越历史的一次次大声疾呼和一句句经典台词,仿佛言犹在耳。

    《京报》创刊之前,面对国人疑问:身处乱世而谈新闻自由,真可谓是奢侈之极。邵飘萍却眼里含光,大声表示:“自由?新闻自由!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创造一个自由出来?写给最普通的人看——渴望知道真相的人,在混战漩涡中苦苦挣扎、寻求一些光的人……京报仍要宣传共产主义,这就是中国唯一之出路。”

    1926年4月,张作霖、张宗昌部攻入北京,开始大肆抓捕进步人士。面对白色恐怖,亲友力劝他出外躲一躲。邵飘萍却说:“我邵飘萍活不活,不在于他张作霖。北京是最后的阵地,我岂能离开?”

    白色恐怖中,他还说:“现在别人不能讲话,所以我不能跑。我要写,我要说,死也要讲!我舍生取义,死不择音为人民,无遗憾!”

    话剧中临刑前,他念了一首诗:“身世如萍逐浪浮,国危家破扶桑游。北京洒尽离人泪,势不低头作楚囚。慧子(对妻子汤修慧的称呼),别了!”

    这一别,至今已99年有余。

    话剧《京报》剧照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人们正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北京,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每天接待着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浙江,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闻奖——“飘萍奖”,是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评选表彰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邵飘萍还是浙大知名校友,在浙大华家池校区的东边,还有一条风景优美的飘萍路。在金华,除了金华市区的邵飘萍故居外,婺江公园还竖起了邵飘萍雕像;东阳市南市街道还有所飘萍小学,学校内还有邵飘萍纪念馆。

    而今能够在舞台上再次看到祖父的形象,邵澄说和家人一起都非常激动。

    1886年10月11日,邵飘萍在东阳紫溪村“御史第”东厢房呱呱坠地。几个月后,尚在襁褓中的他就随父亲邵桂林离开故乡迁往金华。从此,身世浮沉雨打萍。

    2021年6月,采访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时,记者认识了邵澄并成为莫逆之交。他告诉记者:“东阳紫溪,是我们邵家人永远的故乡。”

    去年6月,《京报》在国家话剧院首演成功后,邵澄还说:“2026年4月26日是祖父牺牲100周年。希望到那时,这部话剧能够到浙江巡演,特别是到金华、到东阳演出,让家乡人民更好地了解祖父、了解飘萍故事。”

    如今,《京报》即将首次走出北京,实现北京和乐山“双城”上演。“我想,《京报》到浙江巡演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邵澄对此非常期待。

    潮新闻记者,同样也很期待。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全国首部以邵飘萍为原型的话剧《京报》亮相国家话剧院
    01:40
    原创话剧《京报》,表现了怎样的邵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