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兴南湖,有一片被历史温柔以待的水乡——月河。它以一种近乎诗意的姿态,静静镶嵌在城市的繁华之中。
近日,“与辉同行·阅山河”浙江行直播活动,让知名主播董宇辉与月河不期而遇。他站在游船上,望着水网交错的景致感慨:“但闻其声不见其人,这就是江南水乡的魅力。”
以水波为墨、石桥为笔,月河用它独有的方式,勾勒出江南最生动的写意画卷。月河,这个名字源自其水弯曲抱城如月的独特形态,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兴盛于明代。作为嘉兴市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月河用千年的运河水,酿出了让当代人沉醉的慢时光。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船来船往、商贸繁华的年代。在这里,每一块被苔痕浸染的青砖,都续写着历史未尽的篇章,每一座古桥,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玉和堂古玩店的老板娘孙立涛自小生活在月河岸边,见证了这里的变迁。
她指向不远处的中基路:“小时候,我每天要提着热水壶穿过石桥去茶室打开水,路上还能听到评弹声。那时候,月河还是城乡接合部,船只往来频繁,小猪廊下因此得名。看这石板路,当年可是挤满摇橹船的码头!”
在她的讲述里,八十年代的月河就像是“小威尼斯”,四周被河环绕,桥一座连着一座,人们坐船在河中穿行,过桥上岸,生活充满了诗意。
如今,老茶客们拎着竹篮买菜的剪影,与当下游客手持咖啡漫步的身影,在时空叠影中奇妙交融。
谈及月河,怎能不提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孙立涛化身为“美食推介官”,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月河的小吃:“从小吃到大的臭豆腐、萝卜丝饼,还有热腾腾的粽子,都是一绝。”
走在月河的街头巷尾,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四季香白家包子、陆稿荐酱鸭、古居斋的糕点……每一口都是对江南味道的深刻诠释。
邹大鲜餐馆,冰糖江鳗在青花瓷碗里,甜味的汤汁熬煮入味;禾城小厨娘的蟹粉豆腐,细软滑嫩,入口即化;而古居斋现做的定胜糕,仍保持着“蒸笼一开香半街”的传统。
月河不仅仅是一条美食街,它更是一个文化的宝库。
午后的小猪廊下,老茶客就着臭豆腐喝黄酒,看乌篷船划过倒影中的白墙,空气中是拓印的墨香混着糖画的焦甜,这些都构成了月河特有的“文化鸡尾酒”。
在粽子文化博物馆,透过玻璃幕墙,老师傅正将三瘦两肥的肋条肉填入箬叶,手指翻飞间完成“一折二转三扎”的绝活;在小宁波红色收藏馆,你可以通过互动体验,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唐兰故居,这里保留了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白墙黑瓦、木雕花窗,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每周日清晨,中基路还会化身“露天博物馆”,陶瓷、书画、玉器、杂项……200多个摊位琳琅满目,从明清瓷片到红色收藏一应俱全,让人目不暇接,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文玩爱好者。
月河还是非遗文化的聚集地。朱炳仁•铜、嘉禾水驿茶院、景天古琴社……这些地方,都有非遗传承人驻守,他们用心传承着古老的技艺,让老手艺变成新体验。
当夜幕降临,月河又展现出另一番风情。音乐酒吧一条街上,五彩斑斓的灯光交织闪烁,水岸长廊变身光影剧场,各种潮流元素在这里碰撞融合,为夜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饭后步行至此,一杯美酒,一首老歌,足以让你忘却白日的疲惫。
从董宇辉镜头里的惊鸿一瞥,到老板娘口中的烟火记忆,月河始终保持着“24小时开放”的从容。
这里的水巷既停泊着《雨巷》般的古典意象,也承载着非遗活化、文旅融合的现代叙事,这个集休闲、旅游、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为一体的特色商业历史街区,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江南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位旅人的心。
月河,等你来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