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钩防脱扣装置检查完毕,钢丝绳无断丝!”“C30混凝土坍落度实测185mm,符合设计要求,开始浇筑!”……正值“五一”劳动节,浙江二建承建的浙能武威2×1000MW调峰火电机组工程项目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400余名员工坚守岗位一线,机械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号子声交织成一首特殊的劳动赞歌。
浙能武威2×1000MW调峰火电机组工程项目,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红沙岗镇,总投资约73亿元,是陇电入浙配套电源项目之一。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电建分公司承接主厂房及附属建筑工程、间冷塔两个标段,其中主厂房及附属建筑工程合同造价5.6亿元,属电建分公司成立以来承接的最大单个合同项目。
从高空俯瞰,一间间基础板房横竖排布形成方阵,如同一片蓝色海洋。代表着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钢管混凝土X形斜支柱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两座间冷塔遥相呼应,投下巨影,如同西北荒漠上的两颗璀璨明珠。
海拔1500米的戈壁滩,风沙如刀,肆意刮过脸庞。然而,项目部人员早已习惯这些“特殊考验”。上午10时,在主厂房钢梁吊装现场,塔吊指挥员王战军紧盯吊钩,在漫天黄沙中精准发出操作指令:“西侧风力5级,吊臂角度调整2度!”他的声音被风声裹挟,却清晰传递至每个岗位,确保吊装作业顺利进行。凌晨1时,零度的低温与强光照明形成强烈反差,呼出的热气瞬间化作一团白雾,班组长许如军带领混凝土班组裹着棉大衣坚守岗位,确保每一方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振捣。面对沙尘暴频发、高温干燥等重重挑战,项目部根据气温变化动态调整施工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进行钢筋绑扎等高强度作业。
“00后”无人机飞手小戴的航拍日记里,间冷塔以日均1米多的速度拔节生长。他的《戈壁生长》影像集记录着间冷塔X支柱从首吊到合龙的上百个日夜,这段延时摄影将作为工程数字档案永久保存。
项目部特别设置节日“亲情直播角”,让建设者能与家人实时分享项目节点施工实况。“虽然没法回家陪父母孩子,但一想到项目建成后能有效缓解2400公里外家乡浙江省能源紧张形势,这份坚守就特别有意义。”来自浙江衢州的70后工程科副科长华敦寒在加班间隙,通过手机视频与两千公里外的家人“云团聚”。视频背景里,集控楼钢筋丛林与老家餐桌同框。
“截至目前,项目汽机房主体结构施工正稳步推进。我们正全力冲刺5月集控楼结顶,6月底A排结顶节点,用行动诠释‘浙建铁军’的责任担当。”项目负责人陈柳君表示。
据悉,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利用小时4500小时,年发电量90亿度,可有效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和劳动就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项目投产后,将为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浙江提供有力的电源保障,为甘浙两省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