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宫颈癌遇到“考拉型”患者,医生用“共情”打开治疗突破口

潮新闻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李一璠2025-04-27 06:14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01张珂医生分享与宫颈癌患者沟通技巧,强调共情与个性化沟通的重要性。
02中国2024年宫颈癌新发病例达15.07万例,高发年龄段为35-39岁和60-64岁。
0360多岁晚期宫颈癌患者李秀华因沟通难题面临治疗选择困境,张珂医生通过了解其家庭背景,打动其儿媳,成功推动治疗。
04宫颈癌治疗依据分期选择方案,早期手术五年生存期超90%,局部晚期采用同步放化疗,晚期在系统治疗基础上联合放疗可提高生存期。
05张珂医生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25-29岁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30-64岁可选择细胞学或HPV检测,或联合筛查。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令人闻之色变的宫颈癌,遇到温和顺从的“考拉型”患者,医生应该怎么办?近日,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二病区、热疗中心主任张珂向潮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对于如何与患者共同面对病魔的心得。在她看来,与患者“共情”很重要,通过了解患者的不同特征后,进行多维度的个性化沟通,既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又能建立基于专业与共情的深度信任,才能达到有效沟通,帮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治疗,用科学手段对抗病魔。

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15.07万例。张珂介绍,其实,有研究表明,中国宫颈癌两个高发年龄段分别为35-39岁和60-64岁。李秀华(化名)就是一名60多岁的晚期宫颈癌患者。

与很多善于表达的病人不同,李秀华属于那种“考拉型”患者,进诊室后就低着头不说话,所有的沟通都是通过她儿媳进行。当时宫颈癌的免疫治疗刚刚获批,张珂建议患者可以做个检测评估一下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但需要自费。李秀华的儿媳听后就有些不悦,而李秀华自己又无法表示任何的态度。

医院供图

在张珂看来,免疫治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提升是有明显帮助的,因为沟通的问题放弃很可惜。而“考拉型”患者非常温顺依从,没办法作出治疗决策。张珂决定,还是从她儿媳着手。后来,她把这位儿媳请到办公室,详细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原来,李秀华的儿子儿媳都是有自己的事业,李秀华几乎承担了所有家务,做饭、洗衣服、带孩子……

了解到这些后,张珂劝说李秀华的儿媳,“如果你婆婆能够病好一些,重新回归生活,继续帮你们操持家务,为你们免去后顾之忧,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另一方面,张珂又向她详细介绍了关于免疫治疗对于降低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的客观数据,终于打动了李秀华的儿媳。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说,只要生存期能够有所提高,就应该积极地去尝试。”张珂认为。接着通过跟患者本人的耐心沟通,最终治疗方案得以顺利进行。

“其实得了宫颈癌不要害怕,哪怕是晚期的患者,只要能够建立起信心,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都是有机会迎来新生的希望。”张珂表示。当前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主要还是根据分期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早期患者可以选择手术,五年生存期可以达到90%以上;局部晚期的宫颈癌患者,标准治疗方案就是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同时还能降低复发风险等;即便是晚期的宫颈癌,在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治疗,仍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另外,宫颈癌筛查是实现宫颈病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二级预防手段,张珂建议,符合条件女性及时咨询当地妇幼保健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筛查。25-29岁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30-64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或每5年进行一次高危型HPV检测,或每5年进行一次高危型HPV检测和细胞学联合筛查。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
潮客_etqcdn · 2025-04-27 06:22 · 江苏南京回复
好医生就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