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潮评丨对董明珠的“间谍论”,没必要太当回事

    潮新闻 评论员 王彬2025-04-24 09:28全网传播量37.9万
    00:00
    00:00
    014月22日,格力电器股东大会通过换届选举,董明珠再次当选董事长,强调重视年轻化人才,称“绝不用海归派”。
    02董明珠“绝不用海归派”言论引争议,被指逻辑站不住脚,有“因噎废食”之嫌,媒体下场批驳以避免误导公众。
    03海归派与本土派无高低之分,应“不拘一格降人才”,众多留学回国人员对我国发展贡献巨大,开放包容才是时代主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图源:格力网站

    4月22日,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董明珠顺利当选新一届董事,并再次当选格力电器董事长。据了解,格力电器如何推进管理层的年轻化,成为投资者关心的热点之一。董明珠回应称,格力重视人才培养,不是以年龄、资历来衡量,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化,有创新能力、责任心及敢于拼搏。并称,“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董明珠,因为言论惹争议,已不是一次两次,对于“董言董语”再上新,公众并不感到稀奇。在董明珠的这段讲话里,大多内容都说得很好,只有那句“绝不用海归派,里面有间谍”让人感到味道不对,而且逻辑上也站不住脚,漏洞百出。

    单把“海归派里有间谍”这句拎出来看,其实没什么问题,这是客观事实,国家安全部通报的诸多间谍案例里,确有一些间谍是海归派。但如果因此就得出“绝不用海归派”的结论,就是典型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有“因噎废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味了。

    我们甚至都可以用董明珠的逻辑,来驳斥董明珠的观点。根据国家安全部通报的案例显示,间谍也不乏“本土派”,“本土派里有间谍”,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且也不知道谁是谁不是,那按照董明珠的逻辑,是不是也可以得出“绝不用本土派”的结论?若真如此,那格力岂不是无人可用了?如果董明珠坚定认为本土派可以用,那为什么海归派就不可以呢?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果然,能打败董明珠的,只有董明珠自己。这所暴露出来的是一种狭隘的偏见。

    董明珠这句话在舆论场引发争议后,不少媒体下场批驳,这主要是为了明辨是非,避免相关言论误导公众,以及加重对相关群体的污名化。其实,对于董明珠的话,也没必要太当回事,因为现实世界里的一些常识、事实和规律,坚不可摧,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某句话,以及个别企业的做法,而发生任何改变。

    海归派和本土派,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没有人有资格将两者进行区分,甚至捧一踩一。无论什么出身及学历背景,谁能够创造价值,服务国家和民众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都是我们需要并信赖的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观,才是时代真正的主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多年以来,无数留学回国人员,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现实贡献,是不可忽略和无法磨灭的。在2023年我国新晋两院院士中,57.9%具有留学经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23年,70%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大部分三甲医院院长,都是留学回国人员。去年年底,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学人才回国服务工作的意见》。这一切都说明,让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将个人发展融入强国建设,这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

    开放,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是大势所趋、时代最强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优化外籍人才服务。要开放包容,不要封闭孤立,这是国家态度,是顺应规律的选择,更是人心所向。而展开双臂拥抱海归派,便是开放包容的一个生动注脚。

    我们也坚信,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定力还是很足的,没有那么容易被误导带偏,留学归国人员群体也没那么“小心眼”。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潮评丨美景与安全能否兼顾,中虎跳峡何时能大方迎客
    潮评丨绿化带种水稻,城市治理不妨多点“水稻思维”
    潮评丨物理教授课堂上“吹拉弹唱”,“音乐物理课”何以魅力无限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