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温州经济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0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7个百分点。延续了稳的态势,展现了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勇挑大梁的责任和担当。
2025年,全球经济在不确定性中踽踽前行。一季度温州经济“开门稳”的信心与底气在哪?
图源 视觉中国
三次产业齐发力
服务业经济回升向好
一季度,温州三次产业齐头并进,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6%、7.2%、6.4%,呈现“一产稳健、二产快增、三产提质”态势,协同支撑温州经济向上向好发展。
细看温州经济,三产增速最为亮眼,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高出1.4、0.8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引领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4%、8.7%。居民出行和交通运输相关行业增长加快,航空运输业、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4%、11.1%;快递业务量达5.6亿件,同比增长7.2%。
农业生产开局稳健,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同比增长3.9%。“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产量分别增长4.2%、4.5%,生猪出栏增长4.0%,水产品产量增长4.6%。
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明显
一季度,温州工业大盘持续发力,维持高位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在去年全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加快1.3个百分点。
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的有27个,增长面达81.8%。其中,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等16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是温州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支撑。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有效积聚。“5+5”产业双轮驱动,五大传统产业、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6%、14.4%,其中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增长15.3%;新能源产业加速聚链成势,同比增长20.8%。
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一季度同比增长34.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1%提升至21.5%,为温州工业经济发展夯实后劲。
消费市场加快回暖
一季度,温州市民“买买买”的热情,点燃了温州的消费烟火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1.5亿元,同比增长6.0%。
市民购买力增强的背后,离不开温州品质消费内容和水平的持续提升。去年,首店山姆在温州开业,进超市排队、试吃排队、买单还是要排队成为商店常态。
首店的火热态势继续延续,今年以来温州已有10多个品牌已在温州开设首店或开展,品牌涉及住宿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多个行业,实现了与温州经济的共振。一季度,温州商贸业四大领域全面回升,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营业)额同比增长16.1%、13.9%、8.3%、16.9%,较1-2月分别加快5.0、12.4、5.1、4.6个百分点。
升级类商品消费活跃,为消费市场回升提供有力支撑。在“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体育娱乐用品、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分别增长17.7%、34.7%、38.7%、43.3%。网络零售持续升温,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4%。
总的来看,在政策显效、需求释放和创新支撑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一季度温州经济运行延续了向上向好态势。同时也要看到,二季度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自身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行业分化还在加剧,市场预期更趋谨慎,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下一步温州将积极发挥存量政策和增量措施组合效应,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发展,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态势,努力为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