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徒步穿越千年梯田,冰川石浪挑战攀岩探险,古村巷陌寻觅时光印记,共富市集品味山野烟火……在岭南乡覆卮山景区,一支平均年龄27岁的“她山之石”文旅团队正以青春创意重塑百年古村。从想法创意到落地实施,从一季花开到四季常青,从单打独斗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这支由7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正用新锐思维与传统村落碰撞出璀璨火花。
古村活化:30天奇迹改造
走进位于景区核心区域东澄古村一号街的“字里行间”文化空间,200余张手写明信片在斑驳石墙上讲述时光故事。这个由过去“七坊三中心”的“时光记忆坊”蜕变而来的文化地标,从选址到落成仅用30天不到。团队自行完成书墙搭建、卷帘珠悬挂、纸飞机布置等,将老屋改造成文艺打卡点。
“屋子还是那间屋子,我们只是赋予它更多时代记忆。”“她山之石”文旅团队成员、岭南乡经济发展办主任金烨楠分享道。原“时光记忆坊”由纯展览性质的零食区和喷绘墙两个板块组成,在团队的集体智慧下,喷绘墙改造成了更有“腔调”的“字里行间”文化空间,原空间的零食区经创意迁移成为新晋网红店“攒够一块钱就来”。一挪一改之间,让业态更加专一的同时,更增加了游客的互动体验。
团队采用的“微信投票工作法”让每个创意都在民主决策中落地——成员每日在群内提交设计方案,最终以票选方式确定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对许愿池、祈福墙等打卡点进行提升打造,让游客从可以挂到想要挂。”金烨楠说。
景区运营:多面手的山居日常
在海拔500米的“冰川下”冷饮店,“开心系列”特调饮品折射着团队运营智慧:超开心(开心果拿铁)、耶耶耶(椰青美式)、莓烦恼(莓果气泡水)与浪浪颂(冰川可颂冰淇淋)组成治愈菜单。“产品包含了我们的创新理念,更与本地的特色景观相结合,希望来玩的游客都能在这玩得开心。”“她山之石”文旅团队成员、“冰川下”主理人周子意说。
这群年轻人身兼数职,既要维护晒秋景观、补货物资,又要担当讲解员、咖啡师甚至直播主播。“‘冰川下’单日最高销售额达1.3万元的背后,是我们练就了‘三头六臂’。”周子意笑称团队人人都是“山间特种兵”。
除了油菜花开的景区旺季,淡季在做什么呢?每周一篇的线上种草笔记分享,挖掘覆卮山景区更多“可玩点”,线上及时的反馈收集也帮助团队更好地改进工作。“我们最近在线上启动了‘覆卮山青年合伙人计划’,希望招募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合伙人,从团队自己做变全民一起做。”金烨楠笑着说。
创意传播:数字时代的乡村叙事
每周更新的“覆卮山种草笔记”社交平台专栏,以四季变换的山景为画布,书写着年轻视角的田园诗篇。与大众点评合作的“必玩榜”赏花路线吸引数以万计的点击量,实时跟踪的舆情系统让服务持续优化。“找个山头慢慢玩”覆卮山景区邀请函,饱含景区业态打卡点介绍和游玩线路设计的巧思。
“她山之石”文旅团队用老陶罐种植多肉,到村民家中回收老物件打造成新打卡点,用村里的闲置大缸做许愿池,以实际行动让一栋栋民宅焕发新生。今年春节前夕,团队在景区布置了年味主题打卡点,获得“1000%年味”的网友盛赞。
“团队收集的不仅是旧物,更是村落记忆。”岭南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梯田咖蛋、花田火锅、村口包子铺……团队搭建好场景,布置好摊位,让参加共富大集的村民能够带上自己想卖的产品就来。面对有余力而不知道干什么的村民,团队也会提供想法和摊位让其经营,只要村民愿意参与,总能在覆卮山上找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在覆卮山白天人流如潮的背后,团队又提出了“如何留住星空下的游客”之问。针对这个想法,“她山之石”文旅团队已着手规划“这个夏天一起发光”夜游项目,让更多的游客能够观赏这片星空,让覆卮山的夜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