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红艺先锋探寻抗战文艺足迹

    潮新闻 通讯员 来伊宁2025-04-23 04:28全网传播量2万
    00:00
    00:00
    01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红艺先锋团队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重走浙江抗战文艺宣传队路线。
    02团队实地走访12处革命纪念馆与抗战遗址,梳理83幅抗战版画,抢救17位亲历者口述。
    03调研成果形成报告,将进行线上线下展览,以艺术为媒介传承红色基因与抗战精神。
    04团队成员表示,艺术是照亮时代的精神火炬,调研为当代艺术教育注入红色基因。
    05未来,“双带头人”工作室将继续推动红色文艺的跨学科合作与数字化传播。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红艺先锋团队在学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贾娜娜工作室带领下,深入浙江抗战文艺宣传队历史脉络,实地走访杭州萧山大爿山抗战遗址、建德下二都机场遗址、富阳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等12处革命纪念馆与抗战遗址,解码红色文艺精神内核,探索新时代艺术传承路径。

    红艺先锋队成立

    团队以“文艺入伍”精神为指引,重走浙江抗战文艺宣传队12条宣传路线,足迹遍布杭州、建德、嵊州等地。在杭州萧山大爿山抗战遗址,团队成员通过碉堡群、战壕等遗迹,还原新四军与日军鏖战的场景,感受艺术与军事结合的“青年动员范式”;在建德乌龙山阻击战遗址,他们研读《步兵第130旅团浙赣作战详报》等史料,挖掘抗战版画《老百姓帮助军队送信》背后的军民协作故事。调研中,团队共梳理83幅抗战版画、抢救17位亲历者口述史料,并整理出“音乐、戏剧、版画”的文艺宣传数据库,探索艺术如何成为“团结、爱国、坚韧”精神的传播利器。

    抗战文艺宣传队实地调研

    “调研不仅是回溯历史,更是为当代艺术教育注入红色基因。”团队指导老师、设计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贾娜娜表示,未来将以“双带头人”工作室为枢纽,继续推动红色文艺的跨学科合作与数字化传播。团队成员亦在调研笔记中写道:“那些木刻刀下的线条、舞台上的呐喊,让我们深刻理解——艺术从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照亮时代的精神火炬。”

    “双带头人”支部书记贾娜娜工作室抗战文艺宣传队作品研讨

    调研汇报

    此次调研成果已形成《文艺星火赋红脉——基于浙江抗战文艺宣传队的历史经验与当代青年实践》报告,相关创新作品将进行线上线下展览展示。正如抗战时期流动剧团用《流亡曲》唤醒民众,今日的红艺先锋们正以青春之笔,续写“文艺星火赋美”的新篇章。

    部分抗战文艺作品

    战斗画报专刊

    战斗画报专刊

    战斗画报专刊

    战斗画报专刊

    《新四军对友军官兵的态度》宣传画

    传单《蝎子政策》

    鲁艺木刻《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

    鲁艺木刻《老百姓帮助军队送信》

    鲁艺木刻《慰劳抗属歌》

    浙南纵队政治部颁发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朱镜我《流沙》

     

    “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俊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