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我们原来有这么多“野生邻居”!杭州一群人花7个月记录闯入镜头的生灵

    潮新闻 记者 章然2025-04-22 11:37全网传播量18.1万
    00:00
    00:00
    014月22日,《我的野生邻居》发布调查结果,西湖群山发现17种野生动物,含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02调查团队在西湖群山部署18个红外相机点位,共拍到1141张照片、1041段视频,记录野生动物活动。
    03小麂、白鹇等常见,华南兔、短耳鸮等罕见野生动物也被红外相机捕捉,展现城市生物多样性。
    04专家指出,城市野生动物调整活动时段以避开人类,体现其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
    05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通过此次调查,旨在唤醒公众环保意识,推动自然教育,增强保护动物观念。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共同发起的大型公民科学调查项目《我的野生邻居》,发布了历时7个多月的调查结果。

    你知道西湖群山上生活着多少种野生动物吗?

    经过物种鉴定和核对,这次的调查就发现了野生动物17种,其中野生兽类11种,包括小麂、野猪、亚洲狗獾、鼬獾、猪獾、黄鼬、华南兔、东北刺猬、赤腹松鼠等,鸟类6种,包括白鹇、勺鸡、丘鹬、虎斑地鸫、山斑鸠等。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种,分别是勺鸡、短耳鸮、白鹇、红嘴相思鸟。

    麂妈妈带着小麂出来散步。受访者提供

    潮新闻记者联系上背后的调查团队,也听到了很多人与自然的故事。

    18个点位共拍到1141张照片和1041段视频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徐小芳说,去年4月22日项目启动,招募了200名志愿者,其中不少是亲子志愿者。

    他们邀请浙江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郭瑞作为项目指导专家,在西湖群山(宝石山、龙井山、南高峰等)上部署放置了18个红外相机点位,用于拍摄记录野生动物。

    活动照片 受访者提供

    “他们首先要对自然有兴趣,安装红外相机后也要注意观察拍摄到的内容。”徐小芳告诉记者,很多人第一次从镜头里看到野生动物,非常新奇。“原来离人群如此近的西湖群山中生活着这么多的野生动物,大家会觉得其实动物离我们很近,人和自然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为期7个多月的调查,志愿者在杭州城市山林布设的18个红外相机位点共拍摄到1141张照片、1041段视频。

    调查中发现,小麂、白鹇、猪獾、鼬獾、亚洲狗獾、野猪是相对出现较多。这个结果也和大家的感受吻合,我们会在上山锻炼游玩的过程中,偶遇美丽的白鹇,莽撞的野猪。

    华南兔、短耳鸮、勺鸡、丘鹬等就比较少见,如果不是借助红外相机的拍摄,人们很难在野外遇见甚至发现它们。

    活动照片 受访者提供

    最让团队成员感动的是其中一张照片。

    杭州植物园的后山,一位身着工作服的人员骑着电瓶车穿行而过,一只小麂安静地望着骑行而过的人,“没有惊慌,没有逃窜,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受访者提供

    “野生动物住在城市里,和人类和谐相处,和我们做邻居,这是让我们感到庆幸的事情。”徐小芳说。

    在城市,野生动物如何和我们共存

    项目技术指导专家、浙江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科长郭瑞说,“杭州城市里的小麂、野猪、猪獾等,白天活动少,被监测到大多都是在晚上,而这些动物在清凉峰保护区内的活动时间段恰恰相反,白天是它们的活跃期,到了晚上活动明显减少。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城市里的动物为了避开人类活动高峰,主动调整了活动时间段。这可能是它们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从而与我们共存。”

    活动照片 受访者提供

    野生动物的活动时间段和活动高峰从白天调整到晚上,也是它们融入城市生活中的表现。

    郭瑞说,西湖群山上之所以生活着这么多的野生动物,有比较多的原因,首先和西湖群山的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保护意识相关,“居民保护意识高、野生动物相对的威胁就少,安全的环境适合种群繁衍。”对于动物来说,西湖群山上吃住条件优越,适合它们生存,这也是一个原因。

    郭瑞看来,这个调查的衍生意义大于实际调查意义,“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这个调查,而且他们还要克服炎热的天气、野外可能遇到的危险。知道这个调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从调查结果开始了解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这才是更重要的。”

    徐小芳也表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最初的目的便是要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行自然教育,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的意义。“杭州一直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调查结束后,不少志愿者反映活动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是很欣慰的一件事,后续我们会增加类似的调查活动,让更多人在亲历中感悟环保的意义。”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生命的痕迹:晨练大爷的脚印旁就有夜行豹子的爪印,人类丢弃的零食包被鸟儿叼去筑巢,原来不需要深山老林,就在我们每天散步的石板路下,歇脚的长椅背后,藏着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剧场。”

    正如一位阿里人所说,也许这就是这个公益项目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花式宠杭!乌兰察布文旅28日来杭,潮新闻用户有机会获大礼包
    回忆30年前那份高考名单,我们在回忆什么,“毕业季”定制版上线
    杭州一​非机动车道变成绿化带?属地回应:是临时道路,要恢复原状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