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30年前那份高考名单,我们在回忆什么,“毕业季”定制版上线

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2025-04-22 04:58全网传播量41.2万
00:00
00:00
011995年7月24日,《钱江晚报》18个版刊登浙江高考生上线名单。
02冯先生1995年高考577分,考入浙大,人生因此改变,认为高考赋予了他最适合的路。
03何女士同为1995年高考生,考入中文系,觉得高考提供了更大平台,让她选择想要的生活。
04潮新闻钱江晚报推出“毕业季”故事定制版,可记录毕业回忆。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一张30年前的《钱江晚报》,最近刷了屏。

1995年7月24日的这份钱江晚报,用18个版刊登了当年浙江高考生上线的名单。

那一年的夏天,杭城街头“土快餐”流行,在热浪中匆匆来去的人们,花二三元钱,买上只菜包、肉包或油包,加上一杯稀粥,省了很多精力。

当年的“本报记者马延涛”拍下了杭州大厦门前快餐亭午餐时分的忙碌景象。 

马延涛 摄于1995年7月

杭州吴先生求助“记者帮”的故事,炸出了不少同一年参加高考的读者。他们也给“记者帮”留言,想留下这份特殊的“高考”纪念品。

时隔30年,那段青春岁月为何让人念念不忘?

带着鱼干海苔去住校

他从小渔村考进了浙大

“我们那一届,全校200多个考生,考上大学的只有四五十个,我很幸运,考进了浙大,读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来自宁波奉化的冯先生很是感慨。

同为1995年的高考生,冯先生来自浙江奉化莼湖镇一个靠海的小渔村,家里从事海产养殖,“父母用卖白蟹的钱供我念的书。”

他开玩笑说,如果不是高考,他大概率会子承父业,在自家的养殖场干到退休,又或者,像很多身边的同学一样,高中毕业后就去闯荡社会。

冯先生高中是在镇上的奉化二中读的,离家6公里,有一班中巴车直达,十分钟一趟,坐车20分钟能到学校。

平时住校,16个人一间寝室,两边上下铺夹着一个狭长的走道,经常半夜被“砰”的一声吓醒,不是有同学从上铺掉下来了,就是半夜去旁边上公厕楼时有人撞了门。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六下午回家,在家住一晚,周日下午4点钟吃了晚饭赶最后一班车回校参加晚自习。”

高中时,学校已经有食堂,但每次回家都把家里的菜带到学校里吃。“我经常带家里的蟹糊、鱼干和海苔,碰上不太咸的鱼或其他好吃的,一到学校就被同学抢空,当时有个同学带了腌制的咸泥螺,怕被别人偷吃藏在衣柜里,结果天气一热,泥螺膨胀顶开了罐头,那股泥螺味弥漫了一个学期。”

冯先生感觉那时候大家读书都蛮拼的,备考氛围还算宽松,压力不算特别大,“主要我学习还行,不算特别拔尖,但正常发挥,考个普通大学应该没问题的。”

冯先生提供

他没想到,这一考竟考了577分。“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候自己名字大概在钱江晚报什么位置上。当年查分的时候真激动坏了,特别骄傲,比我预估的高了那么多,而且还是全校前五。”

那时候高考是先填志愿再查分。事先没有想到会超常发挥,冯先生以为第一批志愿进不了,填了个浙大当时最热门的外经贸专业,并服从调剂。

后来,他上了浙大的分数线,去了浙大的仪器系检测专业。

这个专业,冯先生很喜欢:“我从小动手能力强,又喜欢专研,阴差阳错选了最适合的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去了深圳,加入一家头部的大公司,从事通信行业的研发,2003年调回杭州参与筹建合资公司,这一干又是二十多年。

回首30年前的高三岁月,冯先生觉得是一段很特殊的过往:“过去的我成就了现在的我,可以说我现在的生活都是30年前的那场高考赋予的。人生的选择很多,高考赋予了我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见识和体验了很不一样的精彩。”

冯先生提供

冯先生提供

当年我的名字在晚报上蛮前面的

再有40多天,女儿都要高考了

还有40多天,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何女士的思绪不由回到了30年前:“我也是1995年的高考生,那年文科考了566分,在钱江晚报上,名字还是蛮前面的。”

何女士高中在绍兴读,班上40多人,“高中我们都是自己带饭的,一早把米和菜带到学校,把米淘了蒸下去再去上课,中午再带回教室里吃。大家都蛮拼的,每天晚上回家还要复习到十一二点。”

何女士种的花。受访者提供

何女士种的花。受访者提供

何女士种的花。受访者提供

大家带的菜也都五花八门,比较常见的是梅干菜扣肉,碰上好吃的,都会相互分享。

“梅干菜不是叫博士菜么,应该是浙江东阳绍兴浦江这边好多人学生时代都带过的,满满一茶缸,妈妈会提前做好。我是通校的,每天带不一样的菜,都是妈妈准备的。”当时的点点滴滴,让何女士经常很怀念。

那年夏天,何女士考上中文系,毕业后一直留在杭州。“高中同学很多都在杭州和上海生活,群里我们会聊起以前读书的事,感觉高考之后,大家变化都蛮大的。”

何女士觉得,高考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变化,是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让我能够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毕业季”定制版上线

欢迎来潮新闻钱江报纸留下独一份回忆

春夏之交,万物生长。

考试、毕业,一波一波年轻人迎来自己“凤凰花开的路口”。

“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老朋友,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鲜活……青春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凤凰花开的路口》的歌声响起,你是否也如同歌词写的那样“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曾一起度过”,会想起某一个最珍惜的朋友?

人们总说纸短情长。

继“家有喜事”后,即日起潮新闻钱江晚报推出“毕业季”故事定制版。

一起奋斗的同学,永远关心你“飞得累不累”的老师,那些写掉的笔芯,那些挥之不去的情愫,都构成了独特的毕业季故事。

这份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经历,现在起由潮新闻钱江晚报帮你来记录和定制。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留下你们的班级和联系方式,或者在钱报朋友圈发帖,在这个夏天定制独一份的回忆。

怎么来“钱报朋友圈”发帖

1)如果你是潮新闻的老用户

直接扫“钱报朋友圈”二维码到达朋友圈页面,点击“+”号,就能发帖。


2)如果你是潮新闻的新朋友

1.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2.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潮客”按钮;

3.点击浮窗蓝底白色符号“+”;

4.在新打开页面书写#毕业季#和贴图(图片最多9张);

5.选择圈子“钱报朋友圈”;

6.点击“发布”或“发布作品”,发圈成功,小编在后台就能看到您的分享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评论(2)
活力满满的阳光才子 · 2025-04-22 05:32 · 广东广州回复15
我舅公是我们家第一个研究生,在那个本科生都很罕见的年代,研究生的含金量真是绝了
潮新闻小编 · 2025-04-22 06:15回复
确实厉害!
干杯呀i · 2025-04-22 05:34 · 安徽合肥回复11
祝高考生们也能像这些前辈一样,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潮新闻小编 · 2025-04-22 06:17回复
心中有梦, 眼里有光,加油吧!
最新评论(25)
潮客_zfwsdh · 2025-04-22 09:01 · 四川成都回复
潮客Jzh · 2025-04-22 08:39 · 浙江丽水回复
独特的毕业季故事
潮客_w4fndf · 2025-04-22 08:35 · 山东淄博回复
一张30年前的《钱江晚报》,最近刷了屏。
宝儿3399 · 2025-04-22 08:15 · 黑龙江齐齐哈尔回复
那一年的夏天,杭城街头“土快餐”流行,在热浪中匆匆来去的人们
潮客_gx4tog · 2025-04-22 07:56 · 浙江宁波回复
青春的回忆充满着人生的希望。
潮客_25imv8 · 2025-04-22 07:54 · 浙江温州回复
祝高考生们也能像这些前辈一样,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读史净心 · 2025-04-22 07:52 · 浙江杭州回复
高考的记忆
兔子快跑呀丫丫 · 2025-04-22 07:24 · 广东广州回复
高考是最公平的,给大家机会
勇气百分百 · 2025-04-22 07:21 · 广东肇庆回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0年前的付出,造就如今的生活,高考并非唯一出路,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是比较好的一条路,以前含金量高,现在也许低了,可也是敲门砖,每年高考都值得被重视。
潮客_eydx6p · 2025-04-22 07:11 · 山东淄博回复
人们总说纸短情长
潮客_axcthb · 2025-04-22 07:05 · 浙江杭州回复
3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高考的记忆却永远铭刻在心,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