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甬江潮|​一场山野里的AI实验

    潮新闻 记者 应磊2025-04-21 23:35全网传播量1.3万
    00:00
    00:00
    01李家坑村利用AI技术推动乡村振兴。村干部设计文创产品,联合网红达人基于AI销售农产品。
    02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运用AI建设现代化农业,李家坑村开启智慧农业系统部署,无人机施肥并反馈数据。
    03AI产生的“智农历”为四明山区域量身定制种植方案,让农时更精准,农业转向标准化生产。
    04李家坑村通过AI短视频制作与脚本撰写进行农产品营销,降低从业门槛,提高农产品推广效率。
    05宁波市计算机协会AI赋能乡村实践基地在李家坑村揭牌,号召青年算法精英人才来到山村,搭建AI新场景。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AI大模型,正在改变各行各业,乡村田野如何搭上这趟快车?

    宁波海曙区章水镇深山里的李家坑村,正在加快拥抱AI技术,构建多元应用场景。一方面,村干部利用AI大模型,自己动手为村里设计文创产品;另一方面,村里联合当地的网红达人,基于AI进行短视频内容生产,销售农产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新信号——首次提出运用人工智能、低空技术建设现代化农业,锻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李家坑村迎来“AI味”十足的开游季 张昊桦 摄

    21日,李家坑村迎来“AI味”十足的开游季,也开启一场深层次的“山野里AI实验”。一架装载“AI大脑”的无人机盘旋升起,均匀施肥,并及时将数据反馈至后台,开启智慧农业系统部署;正在海曙区参加首届中国计算机学会算法大会的专家学者也来到这里,共同探讨算法推动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性。

    一场AI实验正在李家坑村悄然发生,或将带来了山野面貌全面变化——从种植,到治理,再到生活。

    算力,让农时更精准

    AI是什么?对于农村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很多农村干部可能尚不能完全理解。但快一步去应用,已经是不少地区农村干部的共识。

    农业天然具有高度非结构化特征。看不见的AI算力,或许能为不同区域、不同环境量身定制精准的农时。

    由于受气候、土壤、虫害等因素影响极大,即使是同一种作物,不同地块、不同季节表现也千差万别。“四明山独特的小气候,孕育出别具一格的种植模式。”在算力赋能乡村沙龙上,农业专家表示。

    在沙龙上,一张由AI产生的“智农历”发布,为四明山区域量身定制种植方案,让农时更为精准。

    这张图,描述了二十四节气在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四明山典型表现。比如,惊蛰时节,四明山气温依旧较低,阴面尚有积雪,这个时候适合种植花旗芋艿等本地特色农产品。

    李家坑村开启智慧农业系统部署 张昊桦 摄

    如今,数字农资库已扩容至算法模型。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让农业从传统的“看天吃饭”转向标准化生产。配合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AI正成为不少地方种番茄、种荔枝、种蓝莓,甚至养猪、养牛的“新农具”。

    李家坑村正在部署一套“神器”——田间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农业种植方式变革。田间部署了多模态传感器矩阵,通过AI算法,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以及作物生长状态,并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自动调节灌溉量和施肥比例。“何时种,怎么种,听大模型的。”李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李行伟说。

    山村正在连接世界

    当AI技术跨越数字鸿沟,这个偏远的山村正在构建与世界对话的新通道。

    从宁波市区到李家坑村,需要两个多小时车程。山路弯曲,成为小村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

    “四明山特产多,由于气候特殊,农产品品质更加优异,但是交通不便,农特产卖不出好价钱。”章水镇镇长张民杰说。

    在李家坑村,尝试通过AI短视频制作与脚本撰写,进行一场大营销。沙龙上,宁波本地网红运营从业者西门町分享经验时指出,“通过AI制作视频,让从业门槛大大降低,每个人有机会制作视频,发到社交媒体,进行营销。”

    对于农产品推广而言,不会写文案已经不是一件难题。用DeepSeek就可以写出一段文采飞扬的短视频脚本;若需虚拟主播形象,只需将文案关键词输入AI系统,即可生成匹配画面。一段由AI全程发力的短视频就大功告成。

    在现场,一位农民开始了尝试,用DeepSeek生成花旗芋艿生长全周期视频脚本,AI软件自动匹配卡通小娃娃形象。“村干部带头示范,同步启动村民数字技能培训计划。”李行伟表示。

    李家坑村文旅资源丰富 资料图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坑村也有新的尝试——用AI技术,实时生成村里的定价策略。在沙龙上,李行伟说:“我们设置大模型,自动优化产品组合,为游客提供更舒适的游览感受。”

    李家坑村将部署“客流感知+需求预测”双智系统,集成AI客流分析模块,实时采集旅游车辆轨迹等行为,守护景区秩序。平台还具备VR预览、语音搜索等增强功能,让“排队少10分钟、游玩多1小时”成为常态。

    整村平台,征集AI赋能新方案

    步入李家坑村,游客用手机轻扫通关文牒,AR导览即现千年古韵。22个景点在虚实交融中跃然眼前,数字技术正在为唐宋遗韵注入未来基因。

    当AI与乡村相遇,创造的不仅是效率,更是无限可能——

    就比如,为了筹备这场“AI味”十足的李家坑村开游季,村干部决定用AI来设计活动的整体流程和画面形象。“我们提出了需求,AI反馈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议程,甚至还给我们提供邀请嘉宾和专家的专业方向。”李行伟说。

    这一次尝试,给了他们新的思路:是不是可以将整村作为平台,成为AI赋能乡村振兴的“活体实验室”?

    想法得到了镇里的支持,立即对接宁波大学向大学生发出邀请,征集AI赋能乡村振兴的方案,将毕业设计落地在李家坑村。

    与其在实验室模拟乡村振兴方程,不如让代码在田埂上生长。“我们向每一位心怀热忱的青年人发出倡议——以AI为笔,在广袤乡村书写振兴新篇章!”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研究生周敏作为代表发出号召。

    “根据村里的场景打造情况,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拓展范围,向全国大学生征集相关方案。”李行伟表示,大学生来到李家坑村做相关毕业设计,他们也将在各方面全力保障,真正让场景落地见效。

    宁波市计算机协会AI赋能乡村实践基地正式在李家坑村揭牌落  张昊桦 摄

    当天,宁波市计算机协会AI赋能乡村实践基地正式在李家坑村揭牌落地。中国计算机协会秘书长唐卫清表示,他们将号召更多青年算法精英人才来到李家坑村,搭建AI新场景,未来也将组织“AI数字人”走进山村开展技术培训。

    当天,一名来自宁波大学的大学生就表达了兴趣。他表示,将尝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村庄三维模型,采集旅游线路与客流管理,通过小程序等实施提供旅游建议,提升游客体验。

    在李家坑村,AI技术开启大实验,推动“技术+农业”“数字+文旅”“智能+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技术落地—人才反哺—业态繁荣”良性循环。可以预见,通过文旅、农业、治理等多维赋能,AI将在山野间找到与自然共生的新路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评论(14)
    春风Summer · 2025-06-04 09:18 · 浙江台州回复
    浙江的绿水青山真美!创作者们用镜头记录雨后仙境,让人看了心旷神怡,金华山航拍视频必须点赞!
    酸酸甜甜 · 2025-06-04 08:58 · 上海回复
    妈妈的味道太有共鸣了!每一道菜都是爱的记忆,这种温暖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泪目!
    潮客_sgtqh6 · 2025-06-04 08:38 · 浙江杭州回复
    龙游辣粽真的绝了!酸菜、芋头口味也太有趣,谁吃谁知道,#被衢州龙游辣粽硬控了#名不虚传!
    潮客_3gu2h3 · 2025-06-04 08:24 · 浙江嘉兴回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二十年的坚持太棒了,期待更多乡村CEO分享经验,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灵魂有火 · 2025-06-04 08:09 · 浙江杭州回复
    五月雨水虽多,但镜头下的雨景却充满诗意,陌生人间的温暖相助更让人心头一暖,这才是人间烟火气!
    金志梅 · 2025-06-04 08:04 · 浙江杭州回复
    各类主题作品精彩绝伦,丰富多彩,从镜头里看见五月美好!
    潮客_etebus · 2025-06-04 07:45 · 山东淄博回复
    解锁文旅新地标
    潮客_qssth3 · 2025-06-04 07:42 · 浙江杭州回复
    端午节吃辣粽,简直是味蕾的一场冒险
    甜中书 · 2025-06-04 07:27 · 浙江杭州回复
    潮咖真的好喜欢
    圆乐乐Happy · 2025-06-04 07:18 · 浙江杭州回复
    潮咖上线真不错,多才多艺的创作者们聚在一起,分享热爱超有氛围感。
    潮客_25sf6z · 2025-06-04 07:14 · 浙江绍兴回复
    媒体和政务类潮鸣号持续带来量质俱佳的优秀内容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种地有了“贴身顾问”!AI赋能,浙江各地上线“智慧春种”新图景
    无人机载农产品进城、AI分析销售趋势......宁波江北创业集市“玩出花”
    从"听不懂AI"到"用AI增效" 这场AI实战分享会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