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西溪湿地,嫩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摇,鸟鸣清脆。来自杭州市文新小学六年级的小谢同学刚踏入湿地,就被眼前热闹的场景吸引——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拼装中国地形立体模型,欢声笑语中,一块块模型拼凑出祖国山川的壮丽轮廓,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地球奥秘的种子。
这是今年4月20日,杭州师范大学在西溪湿地举办的 “润泽西溪,为地球充点 ‘绿’ ” 世界地球日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此次活动由杭师大信息学院主办,联合十余家组织和单位共同承办,吸引了近五百余名大人和孩子参与。活动精心设置六大板块,依托杭师大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的专业优势,融入前沿科研成果与技术,为各板块注入科技内涵,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科普盛宴,近三十余名来自杭师大的科普志愿者在这里提供志愿服务。
在“纸上经纬・湿地生态科普” 板块,来自学校的专业人员化身 “生态讲解员”。他们不仅通过生动案例解读世界地球日主题,阐释湿地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详细介绍《湿地保护法》,还运用研究院在湿地研究中的监测数据与案例,讲解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的变化趋势,以及人类活动与湿地生态的相互影响,让观众深刻认识到湿地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
“云瞰西溪・全景绿境方舟”板块中,研究院提供的无人机低空测绘数据与 VR技术相结合,将西溪湿地全景呈现在大屏幕上。小朋友戴上VR眼镜,仿佛漫步湿地,穿梭于各个景点。这一体验不仅让大家直观感受湿地之美,更展示了科技与自然融合的魅力,让体验者如同身临其境。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自然瑰宝・矿物化石展览”里,志愿者团队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揭开矿物形成的奥秘。他们介绍形态各异的矿物化石和精美矿石饰品,展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艺术的巧妙结合。
“绿野谜踪・生态拼图乐园” 以趣味拼图、魔方复原的方式,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拼图素材涵盖地形地貌、生态分布等内容,增加了知识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智趣擂台・知识问答挑战” 环节,50道环保知识题通过抽小球随机抽取,参与者踊跃答题,巩固环保知识。“涟漪方程式・碧波实验室” 则让观众亲自参与湿地水质观测。排列整齐的透明试管中,是来自西溪湿地的不同点位采集的水样。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现场指导,从采样到分析,分享在水质监测研究中的经验与方法,帮助大家理解水质监测数据背后的生态含义,感受科学探索的严谨,明白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这场活动不仅是知识与乐趣的融合,更是一次对环保理念的深度传播。它唤起了师生对自然资源珍贵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