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连续13年传艺316名洋学生 “洋教头”大学校园舞狮出圈47个国家

    潮新闻 通讯员 陈毛应 记者 王艺潼2025-04-20 02:41全网传播量16.2万
    00:00
    00:00
    01湖州师范学院舞狮团由韩国教练崔秉珍带领,成员全是外国留学生。
    02崔秉珍自幼学习武术,2010年成为湖州师范学院武术老师,2012年起担任舞狮团教练。
    03舞狮团现有38名队员来自28个国家,多次在浙江省比赛中获第一名。
    04崔秉珍13年来每周两晚训练,注重动作要领、核心技巧传授,强调坚持与体能训练。
    05舞狮团在国际学生中影响力大,成员来自多国,训练受到家人关注和支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走进阔别44年的校园,只见一头头色彩鲜艳的“狮子”踩着音乐鼓点,翻、滚、腾、跃……矫健洒脱,高超的舞狮技艺和传统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脱下狮披,发现舞狮的同学全是外国留学生。

    只有在乡野村舍才能见到的舞狮表演,却能在大学校园由洋学生精彩演绎,谁也想不到,舞狮的教练竟然是一名来自韩国的“洋教头”,连续13年他利用课余时间对47个国家316名留学生倾囊相授,在大学校园演绎中国舞狮传奇。

    4月20日是湖州师范学院的校庆日,受邀回校的首届中文系782班老校友看到这一切,个个惊叹不已。

    祖辈结下舞狮缘

    每周二、周四晚,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队舞狮团教练崔秉珍,都会在校体育馆三楼的训练馆,向学生传授训练舞狮技巧。

    中国舞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吉祥、喜庆的文化符号,其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深受民众喜爱,并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舞狮在艺术造型与表演形式上形成了不同风格。大体而言,中国舞狮分南狮与北狮两大流派,“南狮”讲究意形和神似,动作灵活,通过不同的马步,配合狮头动作把各种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非遗的传统舞蹈类。

    崔秉珍来自韩国,从小就在韩国学习传统武术,他的师祖是中国山东人。因为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浓厚兴趣,崔秉珍于2002年从韩国赴上海体育学院深造,后又在该校攻读传统体育学博士学位,2010年,崔秉珍入职湖州师范学院,成为一名武术老师。

    在读博期间,上海体育学院成立舞狮艺术团,看到同学们把南狮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种形态展现得惟妙惟肖,崔秉珍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自然成了队员,从此与南狮结下不解之缘。2012年湖州师范学院筹建舞狮团参加全国高校之间的友谊赛,崔秉珍自告奋勇当起了教练,现有队员38人来自28个国家。学校舞狮团曾先后两次获得浙江省舞龙舞狮锦标赛、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第一名,在4月18日浙江省举行的2025年外国留学生中华才艺展演中,他的一批洋弟子用单人舞狮的出色表演蠃得好评如潮。

    乐此不疲当教头

    湖州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现有47个国家350名外国留学生在校深造,说来也怪,每年新学期,一批老同学毕业离团,一批新同学对舞狮有着特别的兴趣踊跃加入舞狮团,每当进入舞狮排练时间,诺大的训练馆内,不仅馆内旮旮旯旯见缝插针,连过道、门口、走廊也都挤满了人,同学们纷纷举起相机、手机,将镜头对准训练馆中央。

    “喜欢就是最好的理由,兴趣就是最好的动力,舞狮既要有武术功底,又是艺术的呈现,我就搭建一座桥梁,让人们看到中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有多美,让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国舞狮”,崔秉珍娓娓而谈。

    别看狮舞翻、滚、腾、跃轻盈灵敏,真想舞好,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尤其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言和不同功底的洋学生传授舞狮艺术绝非易事。

    ‌舞狮通常是双人表演,狮头、狮尾各一人。“坐头”是舞狮表演中的经典动作,狮头演员坐在狮尾演员肩部或头部完成高位动作,体现狮子的威猛与灵动。

    “记住配合、平衡、力量三大要领,狮尾演员扎稳马步,双脚与肩同宽,重心下沉,腰背挺直,双臂微屈握住狮头演员腰带,狮头演员双手握紧狮头内架,保持狮口开合自然,视线通过狮口观察前方,起跳前与狮尾口令示意,确保同步……

    夹腰、站桩、前滚翻等动作要领、核心技巧、常见错误、安全事项……崔秉珍讲得头头是道。

    在训练现场听得云里雾里,但向不同国家和不同语言的洋学生去传授,不只是要他们听得懂,而且执行步骤要他们做到位。这就既要耐心,有的学生对动作名词悟不透,他就口语、手语同时进行,然后去做示范,一名洋学生学会一个标准动作,没有一百次以上的讲解和示范是达不到要求的。

    学舞狮,最难的是坚持,最辛苦的是体能训练。“作为一个狮舞人,无论是狮形狮貌,还是力量、胆识、心理素质、默契度,都要以一流状态呈现。”

    崔秉珍13年来每周两晚、每次两个半小时的训练,讲得口干舌燥,陪练得汗流浃背,在场充当翻译的同学嘴上都起了泡,每周都要轮换,但他乐此不疲。

    “我的目标是——既教出‘高徒’,又教出‘师父’,在留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让中国舞狮在世界更多国家传承中焕发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崔秉珍说。

    校园舞狮火出圈

    俄罗斯的沙河读完语言班后,现是该校人文学院国际教育系的大四学生,自2017年开始,每到周二、周四晚上,雷打不动来到排练馆,虽说是名女同学,但意志力超强,如今是有名的狮头、大赛的主角。

    舞狮既是武术又是艺术!马步是舞狮的基本功,要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最重要的是通过长期扎稳马步,练就有力的双腿。从初学舞狮到拿到狮头,往往需要两三年时间。

    系上腰带,顶着狮头披着狮被,飒爽英姿的沙河,在狮尾队员的配合下,一连串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非常娴熟,“眨眼”、“舔身”、“抖毛”、“吐球”,憨态可掬,栩栩如生。

    国际教育学院的辅导员钮约,每次训练时担负的重任是在录制视频和现场直播。视频是训练结束后发到微信群里让同学去揣摩正确的动作,直播是让不同国家的家长看到子女在训练的场景。

    每次沙河上场训练,家中一片欢腾,妈妈、奶奶还有阿姨,看得如醉如痴,笑得前倾后仰,特别是阿姨的儿子每当看到沙河高难度动作后,呼声不断。每次放假回家,沙河就像明星一样,接她的人一大群,家乡以她为荣。

    “妈,我上场了啊……”

    尽管有七小时时差,喀麦隆的朱贝儿是今年进入舞狮团的,每次训练时家人眼睛盯着电视机上转接的手机直播视频,家人鼓劲加油的暖心话语让他开心不已。

    19岁的杰米来自阿塞拜疆,身材魁梧,反应灵敏,现已掌握了舞狮基本技巧,有模有样,每次训练结束都受到家人朋友的鼓励。“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多的关注,我要探索中国舞狮的奥秘,‘圈粉’更多人……

    13年来,崔秉珍已累计向中外学生传授舞狮艺术594人,其中有47个国家的316名留学生,“洋教头”舞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了一个狮艺传奇。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