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在春风里

潮新闻 记者 孙雯2025-04-20 00:32全网传播量8.7万
00:00
00:00
012025年浙江省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第13届春风悦读榜颁奖典礼举行。
02李敬泽阐释春风悦读构建大众精神生活,中国人视春风为精神象征始于孔子。
03曾点描述暮春时节与众人沐浴春风、咏歌而归,孔子赞同,体现对精神生活的理解。
04阅读让人与人精神上相连,“吾与…”表达共同精神追求,春风成为精神生活象征。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昨夜,春风沉醉。

在杭州国家版本馆的暮色中,2025年浙江省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开启,第13届“潮新闻×浙江新华”春风悦读榜举行年度颁奖典礼。

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发布,11项春风大奖一一颁发,走过13年的春风悦读,让现场和网络上的观众重新思索“春风”的意义。

每年春风悦读榜的颁奖典礼,都有一个“保留节目”,那就是听一听春风悦读榜评委、著名作家李敬泽的总结发言,他对写作、阅读、时代给予怎样的观察?

今年,李敬泽对“春风”进行了一次“词语考古”,从他的角度阐释了春风悦读何以构建起大众的精神生活——

从什么时候开始,春风由一种气候现象、自然现象,变成了一种精神现象,变成了一种对我们的精神生活的描述和表达?

这个学问我稍微做了一下,当然,做得可能不准。我觉得,什么事都有一个开始。中国人将春风视为一种精神现象,视为一种我们共同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从孔子开始,从《论语》开始。

我们都知道《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说孔子的弟子们在夫子面前各言其志,前边三位都说了,孔子不置可否,最后一位是曾点。关于“我的志向,我心中最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翻译一下,就是这个时节——4月底,在暮春时节的春风里,五六个年轻人和六七个童子去往曲阜城外的沂水之滨,在春水中沐浴,然后上到曲阜城外的高台上,被春风吹拂、鼓荡着的这些人,他们的衣服也许被河水弄湿了,但是不要紧,他们的衣衫会被春风吹干,然后唱着歌回家。

所以,我刚才说过,前面三个人都说了志向,孔子不置可否,只有曾点说完,孔子说“吾与点也”(我和曾点是一样的),(意为)我希望我能和曾点一起走在春风里。

“考古”的结果,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们中国人就不仅仅认为春风是一种物候、一个自然现象,春风,是一种精神生活。

曾点所说的春风,是一种从容的、舒展的精神境界,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曾点不是一个人走在春风里,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一起走在春风里。然后,孔子说“吾与点也”——我要与你一起走在春风里,这也正好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于美好幸福的精神生活的理解,这样美好幸福的精神生活正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连接,而这样的理解也正是我们阅读生活的本意。

正是通过阅读,我们会与宗璞先生说“吾与宗璞先生也”,我们会与张楚先生说“吾与张楚也”,我们会说“吾与刘子超也”“吾与陈冲也”“吾与艾玛也”“吾与杨素秋也”……

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春风里,就在我们共同的精神的春风里。春风一年一度,但精神上的春风,会伴随着我们走过一年又一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专题
人文读本|一起走在春风里
春风13载,智阅未来,书香万家
世界读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