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浙报关注丨湖州师范学院: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 培育“六有”时代新人

    潮新闻 梅亦洋 俞虹2025-04-19 23:02全网传播量20.2万
    00:00
    00:00
    014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迎来高等教育67周年暨办学109周年校庆,首届中文专业班校友重返校园。
    02湖州师范学院已为全国输送4万余名优秀教师,1400多人成为中小学书记、校长,发扬教师教育传统。
    03该校秉承“明体达用”校训,培养“六有”人才,将文明修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04湖州师范学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获教育部及浙江省多项荣誉,安定书院首届学子就业成果喜人。
    05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达100%,组建258支队伍,累计招募近9万人次,积极参与各大盛会及环保活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这个最美人间四月天,坐落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师范学院迎来了高等教育67周年暨办学109周年校庆。正值校友返校周,久别重逢的校友们陆续返校,回忆昔日求学时光。

    4月16日,该校恢复高考后首届中文专业班的24名校友也应邀“回家”,毕业44年,他们连连惊叹母校变化之大。班中的姚福昌,是海宁市高级中学原校长,自1981年毕业后,他便一头扎进教育事业。谈及母校,他眼中闪着光:“是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扛师范旗、走应用路。多年来,像姚福昌这样毕业后投身教育的湖师校友,是湖州师范学院发扬教师教育传统优势的生动写照。至今,该校已为全国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了优秀教师4万余名,其中有1400多人成为中小学书记、校长……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湖州师范学院蹚出了一条彰显特色的奋进之路。该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开办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1958年学校开启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以来,湖州师范学院始终坚定不移遵循“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志向、有用、有为”的“六有”人才培养要求,牢记嘱托、砥砺前行。

    湖州师范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供图

    湖学为基 立德树人

    一座学校的校训是办学理念的凝练表达,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百年征程中,湖州师范学院始终秉承“明体达用”校训,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包容求新、博雅笃行”的师院精神,熏陶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明体达用”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胡瑗的教育思想精髓,也是“湖学”的内核所在,而新时代赋予它更深刻精准的注解——“明体”是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志向的人,“达用”则是培养有用的人,做有为之士。“培养‘明体达用’的‘六有’人才,正是传承人才培养优良传统的实践探索,符合当代教书育人的要求。”湖州师范学院主要负责人介绍说。

    一直以来,湖州师范学院将文明修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将涵养学生新时代“君子之风”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并将其融入学校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生彬彬有礼、毕业生踏实勤勉,成为湖师学子的“金名片”,受到普遍赞誉。

    该校不断创新方式,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逐渐建立从城市到乡村“全域融通式”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今年3月,一群由湖师00后大学生组成的“青言青语”志愿宣讲团来到安吉余村,开展以“我的绿水青山”为主题的云游宣讲。他们采用云端直播宣讲的方式,让宣讲“接地气”更“聚人气”。

    “我和我的绿水青山”00后“青言青语”宣讲团 湖州师范学院供图

    多年来,该校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是浙江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该校“君子之风”的建设成果荣获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其中1个项目获批省“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课程育人”项目,4个案例入选《浙江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理论与实践》丛书。

    志存高远 勤思笃学

    踏着春光走进湖州师范学院,操场上,有迎着朝阳奔跑的体育健儿;教室里,有埋首书本奋笔疾书的求知学子;实验室中,有不舍昼夜探索真理的科研人才……草木萌动的春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奋进气息。

    作为一所具有优良师范传统、鲜明应用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该校注重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尚学爱学氛围,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该校2020年成立的荣誉学院——安定书院为例,它以胡瑗(安定先生)为名,开设胡瑗班和图灵班两个专业实验班,全力打造“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国际化教育先行区”。今年,安定书院的首届学子即将毕业,取得喜人硕果:截至目前,胡瑗班优质就业人数占比达84%,图灵班研究生拟录取14人,占比58%。近年来,该校全方位推动学生升学深造,本科生深造率逐年提高,2024届深造率达16.56%,共有92人被“双一流”建设高校或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100名高校录取,师范生考研考编率近60%。

    立足“第一课堂”,湖师的“第二课堂”日渐“枝繁叶茂”。4月8日,该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内座无虚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做客湖州师范学院胡瑗大讲堂,围绕“如何全方位维护人类健康”开展专题讲座。

    自2013年以来,胡瑗大讲堂已累计举办60余场,讲座嘉宾有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鲁健、中国当代小说家麦家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该校以学生为主体,常态化开展胡瑗大讲堂、优秀学生荣誉盛典、校园十佳歌手等活动,不断提升校园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除文化活动外,该校还积极拓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多彩第二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三年,湖师学子累计获得省级以上A类学科竞赛奖项2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00余项;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赛国家级金奖3项、银奖2项,省级金奖10项。

    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

    “有一种信仰,叫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有一种热爱,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会始终脚踏实地,一往无前地为党为国奉献一切。”这是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学生白云入伍后立下的誓言。她始终默默地坚守着承诺。

    2020年,在学校的大力号召下,白云怀着满腔热血,毅然奔赴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乌鲁木齐,加入了绿色军营。在役期间,她凭借亮眼的表现,斩获旅“优秀新闻报道员”“最佳宣传个人”称号。退伍后,她重回校园,担任湖州师范学院国旗护卫队队长。

    重返校园续写“战歌”的女兵,诠释着湖师青年的使命担当。还有更多的学子,用赤子之心谱写最美青春之歌。相关数据显示,该校的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达100%,组建起258支志愿者服务队伍,累计招募志愿者近9万人次。在杭州亚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湖州马拉松、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各大盛会的现场,都能看到湖师人身着红色马甲的忙碌身影。

    湖师“生小蝌·碧水先锋队”大学生们正对水质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湖州师范学院供图

    眼下,在湖州师范学院的德清湖边,时常能看到湖师“生小蝌·碧水先锋队”的队员们弯腰取水的姿态。该小队依托校内的浙江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运用专业所学知识,对校内外多条水域的水质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构建起“科研—实践—科普”三位一体的治水体系。

    “学校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方针,走出了一条适合地方高校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这个风向标一直不会变。”湖州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百年弦歌不辍,育才薪火相传。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湖州师范学院将继续传承“湖学”精神,培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六有”时代新人,朝着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目标勇毅前行,以奋进之姿书写青春华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