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传承研讨会暨‘平湖风颂’文旅项目咨询会”在嘉兴市平湖市举行。活动由嘉兴南湖学院主办,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研究范式与传承体系”为核心议题,汇聚全国120多位各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家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科技赋能下的传承路径。会上,国内首个专注于中华家风文化的大语言模型“中华家风大语言模型”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当输入“忠”“孝”“悌”“节”等关键词后,模型迅速调取海量历史故事与古籍文献,屏幕上跨越千年的家风典故跃然而出。这一模型由嘉兴南湖学院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研发,首次将通用大语言模型技术与家风垂直领域结合,能够帮助公众进行姓氏溯源、获取家风知识。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高校,嘉兴南湖学院近年来深耕家风文化研究。2022年,由校长贾文胜牵头的家风研究院成立,团队耗时两年调研全省百余个点位,梳理出家风传承中宗祠修缮缺乏文化引领、家风载体支撑不足等共性难题。基于此,研究院首创“儒家五常+天人物我”理论范式,构建包含33个维度、99个节点的家风体系,并出版《解构家风密码》一书,首次以立体化形式展示传统家风文化内核。
“模型的理论架构依托于嘉兴南湖学院构建的家风建设系统理论体系,既确保学术高度,又贴近实际需求。”研发团队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东波表示。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散落于宗祠、家谱中的伦理碎片重新编译,让抽象的“家风”具象化。
以理论研究为基石,嘉兴南湖学院还积极探索产学研融合的“去课堂化”新文科实践。学院参与编写家风文化原创教材,建成婺州南孔儒学馆、永康西溪家风馆等文化地标,并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家风+”文旅项目。在建的“平湖风颂”文旅项目正是以家风文化为核心,计划将平湖市建设为全国家风传承与文旅创新标杆。
“国家有要求、地方有需求、大学改革有诉求,家风研究正是三者的交汇点。”贾文胜表示,学校通过跨学科项目制培养人才,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既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又破解传统文科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难题。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家风文化的系统思考、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家风大语言模型建构等议题进行主旨发言。当天下午还召开了“平湖风颂”文旅项目咨询会。
随着“中华家风大语言模型”的落地和“平湖风颂”项目的推进,嘉兴南湖学院正以“家风”为支点,撬动新文科改革与地方发展的双重杠杆,为中华文化传承注入“嘉兴力量”。这一实践,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典范,更为全球语境下的传统文化创新提供了中国智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