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晶晶”有味读海宁㉟ | “长安花”为何开得更美更“旺”了?

    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吕丹2025-04-18 22:43全网传播量2.1万
    00:00
    00:00
    01春日的海宁市长安镇,花卉产业蓬勃发展。
    0240余年发展,长安花卉产业实现由生产链主导向产业链融合的转变,建立起覆盖江浙沪并辐射全国的花卉新零售网络。
    03长安镇花卉种植面积近6000亩,种植品种多样,全镇花卉及相关产业年总产值十多亿元,形成深度融合的“铁三角”发展模式。
    04长安镇天明村紫藤花长廊成网红打卡点,紫藤花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带来可观旅游收入,农文旅融合成效显著。
    05长安镇打造“云上花市”,借直播“流量”拉起花卉销售“增量”,花卉产业与电商销售紧密结合。
    06近年来,长安镇通过打造花卉全产业链,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链融合的转变,并成立花卉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委,进一步助力花卉产业繁荣发展。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春日的海宁市长安镇,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希望。花农、花园、花企、花会,是这里离不开的热词。

    40多年发展,长安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朵花开”到如今的“万朵绽放”,建立起了覆盖江浙沪主要销售市场并以此辐射全国的花卉新零售网络,实现了花卉产业由生产链主导向产业链融合的转变。

    一朵花激活一座城,一条链富裕一方人。长安的"花样经济"正绽放新精彩!

    “长安花”引来全球流量

    近日,海宁世界花园大会和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的宣传海报登上国际著名地标——上海南京路大屏和京沪高速花桥段高速大屏。这两处日均人流量数十万的"黄金窗口",正将长安的花香送往整个长三角,为即将到来的世界花园大会奏响序曲。

    海棠点缀下的古典园林充满“中式浪漫”;五颜六色的绣球展频频在朋友圈刷屏;蔷薇花构成的“花花世界”流连忘返……每年四五月,长安这场“花事”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周边赏花游热门目的地前列。

    往届花园大会

    国际级的花卉展并不罕见,甚至长三角不少城市都曾提出建设“后花园”,百花争艳中,海宁举办的这场“花事”何以全球“出圈”?

    一场盛会的专业性,来自背后特色产业的高度发育。休闲观光、花艺培训、花卉零售……这些需求,都可以在长安花卉小镇一站式得到满足。目前,海宁长安镇的花卉种植面积有近6000亩,其中鲜切花4100余亩,种植品种有香水百合、郁金香、玫瑰、天堂鸟等,全镇花卉及相关产业年总产值十多亿元。

    “花卉行业本地龙头企业、小微初创企业、本地农户都在种花,也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三者之间还存在实际的联动互助,我们整个长安镇的种花户就是一个协作体系。”这是让来自金华的李正平最终决定留下来的原因。

    当“赏花经济”已成风潮,长安这场“繁花盛事”也有了新的变化。举办多年的大会如何跳出传统发展模式,历久弥新?

    “今年花园大会,既看风景、又品故事、还乐消费!”长安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世界花园大会将新增8座花园,场地上还有原有的十几座长期设计师花园。这意味着游客可以一口气欣赏20多座实景花园的震撼魅力,自由畅想关于花园的万种生活方式,了解时下花园应用方式。

    “我们不是在做一场秀,而是在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每年大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花卉园艺专家、学者和从业者,聚焦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据悉,大会先后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600多家企业和机构参会,邀请荷兰皇家种植协会主席、北京花木公司等国内外花卉园艺界专家、机构开展50余场主题论坛,达成2000余项合作订单。

    繁花盛开 成就 “幸福产业”

    一场盛会折射出了一个产业的振兴、一个小镇的崛起,借助行业盛会的示范效应,长安致力于花卉产业创新升级,持续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作为远近闻名的鲜花种植村,长安镇天明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漫步花海、摄录美好。

    正是紫藤花盛开的季节。位于海宁市长安镇天明村的紫藤花长廊再次“美出圈”。同时,天明村·有寻植物第三届紫藤花活动也如约而至,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游玩赏花和拍照。


    “本来这里都是公司的花卉苗木种植区,但是从2018年开始,公司开始打造景观花园,希望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游玩和消费。”三只懒蚂蚁公司总经理助理左旭跃介绍,活动开始以来,游客就明显增多。特别是清明小长假期间,最多一天要接待游客近500人。目前,累计游客接待量超2000人。

    在紫藤花长廊一旁的线下体验卖场,不少游客捧着一盆盆鲜花盆栽满载而归。绣球、月季、朱顶红……五颜六色的鲜花盆栽摆放在货架上,供游客挑选。“我本来就喜欢园艺,拍完照,买点花,正好!”来自杭州的赵萍一口气买了三盆颜色各异的时令鲜花盆栽。“花的品种太多了,实在挑不过来。”上海的冯先生正在仔细挑选着盆栽。

    天明村是海宁当地远近闻名的鲜花种植村。目前,该村已入驻7家大型花企,产值超亿元。加上其他种植户,该村鲜切花销售规模近3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村鲜花的线上销售规模已达上亿元。

    紫藤花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村里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不同于第一届时的单打独斗,从去年第二届开始,除了充分团结村内的花企外,我们还把村内的一些农庄、餐馆都联合起来一起参与到本次活动。我们希望,紫藤花的盛开不仅为游客们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天明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明村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以花为媒,实现旅游与农业的双赢发展。

    当地花农也是忙得不可开交。郁金香花潮刚过,百合花又已整装待发。在天明村一处鲜花大棚内,一排排花苗昂然挺立,种植大户王金松正在做养护工作。

    在这片区域,王金松有20亩大棚,种的都是百合花。“第一波种的是郁金香,20多万株已经全部卖完。”春日灿阳下,王金松黝黑的脸上笑颜绽放,他说,自己总共有100多个大棚,供应的都是鲜切花,而百合花是今年上半年的主力品种,预计销售会从4月一直持续到5月。

    在长安,大花卉公司、初创企业、农户之间联系日益紧密。在长安镇的花卉产业生态中,龙头企业、创业团队与传统花农正形成深度融合的"铁三角"发展模式。这种良性互动始于龙头企业虹越花卉的扎根发展——企业不仅为当地带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1500余户花农实现标准化生产。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让大企业有发展空间、小企业有成长机会、农户有增收渠道的产业共同体。”龙头企业带着技术和市场来,创业团队带着创意和活力来,本地农户带着土地和经验来,三者像不同品种的花木一样共生共荣。这种特色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更通过产业纽带增强了乡村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

    把一朵花“链”到极致

    四十年,在人类历史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一群人用四十年不懈奋斗,让长安从一颗花种到春色满园。

    从花田变花乡,再从花乡发展为远近闻名的“花卉小镇”,长安是如何做到的?

    长安镇的花农们,一代又一代,都在探寻着这个答案。而今,新生代花农在百花丛中找到了那本“共富经”——“互联网+花卉”新模式,借用直播“流量”拉起花卉销售“增量”。

    今年春节期间,长安镇打造的“云上花市”热闹非凡。“1号链接已抢光!”在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直播间,主播杨杨正在热情介绍公司的明星产品——有着“红色氛围感”的朱顶红。在一旁统计数据的企业直播负责人朱雪难掩兴奋,10万多颗蜡封朱顶红,已经全部预订一空,自2019年以来销售逾50万颗。

    来到春泥花植园艺,远远就能听到主播响亮的声音。走近一看,花棚直播间里仅有两人,展示花卉、改价格、上链接,往往几秒就被1000多名在线粉丝抢光了。

    直播带来的流量让长安花经济不断“盛放。在长安镇,来自全国各地客户从直播间下单,日均上万盆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鲜花,带着芬芳的花香从海宁送往全国。

    从标点符号“缺少成对田间地头”到“全国货架”,长安这一“美丽产业”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建设。近年来,长安镇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的发展,通过打造花卉全产业链,结合“互联网+”平台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了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实现了花卉产业由生产链主导向产业链融合的转变。

    "我们种的不仅是花,更是未来。"在长安镇的万亩花田间,这句朴实的话语正以最生动的方式被诠释。

    近年来,长安镇孕育了天明、褚石等花卉产业重点村6个,形成种苗研发、基质生产、包装物流、衍生品开发、电商销售等11个链上节点,涌现了“虹越花卉”“有寻植物”等一批影响力IP。

    2023年,一场以花为媒的乡村振兴实践在长安镇徐徐展开。七个相邻的村落,以“花”为媒,串珠成链,抱团发展,让“花漾村”正式绽放。从种植观赏到加工体验,从文化传承到休闲旅游......“花漾村”围绕每个村庄独一无二的自然、文化和产业,积极构建场景+,让长安镇的"花漾经济"在长三角地区独树一帜。

    去年11月27日下午,长安镇成立“红链赋能·共富花路”海宁市长安镇花卉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委,并发布“六个一”红链助企“加油包”,进一步助力花卉产业的繁荣发展。“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先锋力量汇聚到产业链上,把服务保障抓在产业链上,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激活‘红色引擎’,赋能‘美丽经济’。”长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让红色力量渗透到每一个产业环节,这一创新举措如同为"美丽经济"装上了强力引擎,推动花卉产业向更高质量迈进。

    从"一朵花"到"一条链",再到"一座城",长安在差异发展中找准市场定位、在全域融合中做旺四季旅游,走出了一条乡村“花漾”致富路。

    未来,长安镇将继续围绕“一核一园·一会一村”(一核:花卉产业链党委,一园:国际花卉产业园,一会:世界花园大会,一村:“花漾村”)花卉产业总体布局,做大做强“浙里长安花卉”区域品牌和“红链赋能·共富花路”党建特色品牌,将花卉产业与发展旅游、民俗文化、农家餐饮等紧密结合,带动乡村住宿、餐饮、旅游服务等繁荣兴旺,成功掘金“花经济”。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余华对话董宇辉,cue了“老家”海盐
    连接古今中外 留学生玩起海盐非遗滚灯舞
    便民!嘉兴这些地方有了“潮汐摊位”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