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衢州正式入汛之际,柯城区寺桥水库工程迎来重大节点——长达542米、高达118.2米的拦河坝顺利填筑到顶,较原计划提前20天完成关键节点目标,为2026年下闸蓄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寺桥水库是国家“十三五”和浙江省“十四五”规划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23.5亿元,总库容3589万立方米,以防洪为主,兼具发电、灌溉和生态调节功能。自2023年6月1日大坝填筑启动以来,建设团队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地方道路横穿施工区等难题,采用“四次导改”方案动态调整施工分区,保障道路通行与填筑同步推进。通过优化料场开采与坝面施工衔接,历时22个月昼夜奋战,累计填筑堆石料575万立方米,平均月强度26万立方米,高峰月强度达46万立方米。
项目建设中,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智能碾压系统等创新应用成为提质增效的关键。通过搭建BIM和智能管控体系,依托北斗定位、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施工团队整合全生命周期数据资源,加强工程精细化管理,并实现对碾压机械轨迹、振动频率等参数的实时监控,系统自动预警漏压、欠压区域,形成“数字碾压”的质量追溯链。
现场施工负责人郑新鸿说,面对工期紧、标准高的挑战,项目部以党建为牵引,成立党员突击队、划分党员责任区,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建设期间,团队顶住高温、雨雪等极端天气压力,通过“白+黑”轮班突击和劳动竞赛掀起施工热潮,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前完成节点目标。
同时,柯城还在施工中坚持边开挖边绿化,播撒草籽、覆盖绿网,最大限度降低生态影响。建成后,水库将使流域防洪标准从不足5年一遇提升至10年一遇,施工高峰期还为当地提供近1500个就业岗位,助力百姓家门口增收。
此外,柯城以寺桥水库为主水源,配套建设水库灌区,构建“一核多翼”供水体系,打造智慧调控、生态惠民的现代化中型灌区标杆,灌区覆盖全区石梁镇、航埠镇等7个乡镇街道的8.04万亩农田,实现农业增产、生态优化和城市发展“协同并进”。
衢州市寺桥水库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水库主体工程形象进度现已完成65%,下一步,他们将转入溢洪道钢结构安装、发电厂房机组基座浇筑等工序,并预计于2025年底启动混凝土面板施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