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未来中国海洋种业“硅谷”在这里

    潮新闻 共享联盟·台州 李寒阳文 雍昕图2025-04-16 06:04全网传播量1.7万
    00:00
    00:00
    01中国三门青蟹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蟹公寓”实现青蟹工厂化养殖,突破自然环境限制,稳定量产高品质青蟹,将重塑国内青蟹种业格局。
    02浙江欧迅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智能控温与循环水处理技术,实现南美白对虾年养3-5茬,亩均产量达传统土塘60倍,推动数字化管理体系落地。
    03三门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藻-贝-蟹”循环系统培育出高品质青蟹品种,破解青蟹苗种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台州水产种业龙头。
    04健跳海洋种业通过产学研融合,吸引“硕士渔民”“博士蟹农”等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激活产业生态活力,9家农业科技企业落户,总投资超3亿元。
    05健跳镇规划5000亩中国海洋种业“硅谷”,构建“苗种研发—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体系,制定“三门青蟹”品质分级标准,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建设国际物流枢纽,推动种业高地转型。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4月14日,中国三门青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蟹公寓”中,青蟹栖息于蓝色格子垒成的立体格墙内,每只拥有独立“单间”。

    不足5平方米的立体墙面,青蟹产量相当于传统一亩土塘。这种工厂化养殖模式,突破了自然环境限制,实现全年稳定量产高品质青蟹,将重塑国内青蟹种业格局。

    向海图强,健跳一马当先。经过几年持续聚集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一座占地约5000亩的中国海洋种业“硅谷”在此孕育而生,引领着传统渔业向标准化、集约化、高值化的现代海洋种业跃迁。

    01

    数字赋能,“智慧种业”落地生根

    走进浙江欧迅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340亩园区内几乎不见人影,取而代之的是物联网传感器阵列、智能控温系统与循环水处理设备,构成南美白对虾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

    “过去养虾靠天吃饭,现在靠数据说话。”公司副总经理蒋进指着实时监控大屏介绍。

    南美白对虾原属热带物种,对温度敏感性强,最初引入江浙地区时受气候限制,年产量仅一茬,即便采用传统大棚技术后,产量提升至两茬,仍无法突破环境制约。而欧迅通过技术创新,已实现年养3-5茬,亩均产量达到传统土塘的60倍。

    “我们将传统大棚升级为智能光温调节系统,通过可编程遮阳装置实现精准控温。再配合全自动水循环净化系统,构建全年恒定的最佳养殖环境。”蒋进说。

    同样以技术破局的,还有三门东航水产育苗科技有限公司的“青蟹陆养自循工厂”模式。90后创始人王杰团队创新研发“藻-贝-蟹”循环系统,培育出具有抱卵成功率高、生长快、抗病率强的“甬台1号”,破解青蟹苗种成活率低、供应不足等问题,推动东航水产迅速跃升为台州水产种业龙头,并斩获台州唯一的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殊荣。

    此外,健跳海洋种业的技术突破,还延伸至更多领域——

    浙江欢海育苗科技有限公司的三门县优质滩涂贝类苗种培育基地项目,建设繁育区、种质资源保存区等,利用高新技术年育苗1440亿颗,产值3600万元;三门县水马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慧敏的海马规模化养殖项目,通过25件专利技术实现年产商品海马100万尾,填补国内高端水产品市场空白。

    “所谓中国海洋种业硅谷,就是要立足于科技,用创新基因重塑传统渔业生态链。”健跳党委书记邱永平说。

    02

    产学研融合,激活“新农人”创业

    健跳海洋种业的发展密码,藏在“人”的故事里,这里聚集着一批“硕士渔民”“博士蟹农”,他们用知识重新定义“面朝大海”。

    东航水产王杰,上海海洋大学硕士毕业后果断返乡,11年投入超千万研发经费,将父辈的育苗小作坊,升级为国家级种业阵型企业;欧迅水产李来国,带领8名硕士团队,研发出三级标苗池,每年为养殖户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宁波大学与三门县政府共建的青蟹研究院,吸引7位教授、11位副教授组成攻关团队,联合企业攻克“全人工抱卵蟹育苗”难题,促抱卵率达80%。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让实验室成果加速走向产业一线。如今,健跳已吸引9家农业科技企业落户,总投资超3亿元。

    “这些‘乡创人才’不仅引入了技术成果,更激活了全镇产业生态活力。为此,我们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水产种业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持续扩充人才梯队。”邱永平说。

    同时,健跳还引导企业开展高新人才系统培育机制。其中,欧迅水产创建“农人孵化实训中心”新,专项培养设施养殖技术骨干;三门青蟹研究院则与浙江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定向输送水产种业紧缺人才。

    03

    从“一粒苗”到“全产业链”

    中国海洋种业硅谷的蓝图,展现了健跳镇要从“一粒苗”到“全产业链”的雄心。在5000亩规划区内,“苗种研发—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体系正加速成型。

    环码农科负责人方明,作为国家青蟹净化与保活技术专利持有人,正投资1.1亿元建设青蟹超低温冷链项目。该项目包含万吨级冷库、GMP标准车间和青蟹标准化中心,预计年内正式投产。

    “我们致力于完善‘青蟹净化暂养’模式,构建涵盖保鲜、加工、分级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方明表示。

    今年以来,健跳镇产业链创新成果多点开花:环码农科、东航等农渔项目集聚发展,欧迅对虾数字渔场获评“省数字农业工厂”,种业硅谷已经成型。

    就此基础上,健跳镇还持续推动海洋种业全链条升级,着力打造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格局——

    一方面,该镇联合中国三门青蟹产业技术研究院制定“三门青蟹”品质分级标准,成功进军高端市场;

    另一方面依托去年《台州港健跳港区规划修订方案》,发挥深水良港优势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助力种苗与成品蟹全球流通。

    从传统渔港到种业高地,健跳镇的转型印证了科技、人才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中国海洋种业“硅谷”正成为撬动区域共同富裕的战略支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