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余姚市红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就业帮扶新路径。本月9日,中心组织辖区数名待就业矫正对象走进本地多家企业参观学习,并开展岗位体验活动,通过"实地感受+技能提升"模式,为其铺就就业新路。
搭建桥梁:企业开放日助力职业认知
活动前期,社工团队历时两个月走访调研,筛选出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6家合作企业。在一家周巷民营家电企业参观现场时,企业负责人带领矫正对象深入车间,讲解岗位技能要求及职业发展路径,参与者体验了分拣、测试等基础岗位工作。矫正对象李某表示:"第一次直观了解企业运作,发现不少岗位自己也能胜任,对找工作有了信心。"
多方联动:定制化服务破解就业难题
针对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技能缺失、社会融入难等问题,余姚市红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企业签订《就业帮扶合作意向书》,建立"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就业跟踪"全链条机制。目前合作企业已开放设备操作员、产品分拣员等适配性岗位近百个,并提供岗前培训支持。社工团队同步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矫正对象做好就业准备。
社会共治:铺就回归之路
"就业是矫正对象重归社会的关键一步。"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链接企业资源,既解决了用工需求,又为特殊群体创造了平等就业机会,实现了多方共赢。参与企业代表坦言:"他们需要的是社会信任,我们愿为‘新生’之路添砖加瓦。"下一步,余姚市红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建立跟踪服务档案,联合企业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并逐步扩大合作范围,让更多矫正对象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筑牢社会治理的温暖底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