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下载APP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二维码扫描二维码
    下载潮新闻客户端
    读报

    绍兴柯桥公安探索“低空+”治理新路径

    共享联盟·柯桥 通讯员 童芝丹 刘斌凯2025-04-14 02:02全网传播量703
    00:00
    00:00
    01今年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杨汛桥派出所采用无人机智巡警务,提升治安防控效率。
    023月2日,警用无人机快速锁定并协助抓捕诈骗分子,展现“分秒级响应”优势。
    03派出所配备无人机机巢和车载移动无人机,建立“3分钟巡航圈”,实现空域全覆盖。
    04杨汛桥派出所通过“一机一码”户籍化治理,全面掌握无人机使用情况,确保安全。
    05无人机在护学、交通疏导等多场景应用,提升巡逻防控质效,成为重要治安防控工具。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区分局杨汛桥派出所聚焦“流动变量”、“低空管理”等治理难题,以无人机智巡警务为“空中尖兵”,深度融入接警处警、巡逻防控、黑飞管理等日常警务工作,在辖区40平方公里空域绘就立体防控新画卷。

    搭巢建网 “空中哨岗”分秒级响应

    3月2日下午,一辆黑色轿车如同“捉迷藏”般在杨汛桥街道联社村的小道上来回兜圈,伴随几番假动作,突然扎进农田里消失无踪,本以为躲得天衣无缝,却被上空的警用无人机全程锁定。半个小时后,民警在一处隐蔽的农村小砖房旁,将前来取现的诈骗分子逮了个正着。

    “警力未达,画面已至。这种‘分秒级响应’的非接触式处警模式,正在重塑现代警务战斗力”。杨汛桥派出所所长张丹波指着指挥大屏上的实时回传画面说道。

    为主动顺应辖区治安特点,杨汛桥派出所在街道的有力支持下,围绕柯桥公安无人机“四位一体”建设三年规划的总体布局,配备了4台大疆无人机机巢和1台车载移动无人机,依托“基层智治无人机管控平台”,实施“一键巡航”与“自主巡航”双模驱动,建立起“3分钟巡航圈”,实现对辖区空域的网格化、全覆盖。

    此外,同步设立24小时无人机应用岗,发挥无人机“打、防、察、控、救、建”功能,深化警情处置、基础工作、案件侦办、专职巡防、政务民生五大类12种技战法,打造“风险先知、处置前置”模式,构筑起人机协同的智慧防线。

    数字纳管 “一机一码”户籍化治理

    “发现一台未实名无人机。”3月19日,一架从未登记备案过的四旋翼无人机在起飞阶段,就被街面物联网基站捕捉到,报文提醒实时推送杨汛桥派出所专职巡防队,第一时间出警到现场开展处置。

    “师傅,麻烦您给无人机贴一下这个‘RFID芯片码’,下次再来绍兴飞,十分方便。”一块芯片码就如同一张“电子身份证”,将人机基础信息登记在案,在杨汛桥,这样的“现场补办”已成常态。

    杨汛桥街道地处绍兴以西,距离杭州萧山机场仅10公里,属于机场120米限高区。为全面掌握辖区无人机持有使用情况,杨汛桥派出所依托“越警管家”平台,采用“个人自主申报+购买数据比对”双轨机制,对辖区民用无人机静态持有者实行“一机一档”登记管理,确保底数清、动向明。而针对难以掌握的外地持有者,杨汛桥派出所依托街面18套报文解析基站和39个路面物联网基站,全量监测无人机动态数据,通过现场容错补办、飞行备案补登、违规分级处置、数据联动共享,实现无人机户籍化管控。

    智慧巡控 “移动天眼”多场景应用

    “紫薇小学北面,有辆红色的私家车堵住路口,请前往处理!”近日傍晚,无人机正在执行巡视护学任务,突发道路拥堵,飞手发现拥堵原因后立即通过对讲机呼叫护学岗进行疏导,路况在5分钟内就恢复了畅通。

    这是杨汛桥派出所新开发的无人机护学巡查应用的使用场景,可根据学校每日上下学时间对辖区内13所学校开展巡查。按照设计的飞行参数,无人机每到一个护学点位都会自动调整高度、角度和焦距,为学校早晚高峰的警力部署、交通疏导提供实时支撑。

    从着火的山头到西小江的河畔,从黄赌多发的巷尾到人头攒动的夜宵摊,从打架的现场到偷盗的暗处,“嗡嗡作响”的无人机正在走遍杨汛桥的角角落落。杨汛桥派出所基于已有警情、纠纷、巡防等数据,精准开展数据分析,构建热力模型,划设红、蓝、青、黄、紫五色管理区域,细化航线设计、巡逻模式和飞行时间,切实提升巡逻防控质效。

    如今,无人机已成为社会治安防控和打击违法犯罪的重要利器,正凭借着独特优势在日常警务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接下来,柯桥公安将锚定‘科技兴警’战略,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探索无人机与警务实战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不断提升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整体能力。”柯桥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回到顶部